优化充电体验
超时占位费应透明
本报评论员 陈江
为了提高充电桩的换位率,近年来,部分新能源车企建设的充电站会向充电的车辆收取“超时占位费”,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最近,有上海市民向媒体吐槽:1分钟1块钱,新能源车“占位费”太贵了。有一些充电站在缺少提醒或不够明示的情况下,“暗搓搓”向车主收取高昂的“占位费”。有媒体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占位费提醒普遍不突出。
首先要明确的是,任何费用的收取都应当建立在公平公开的原则之上。就“超时占位费”而言,其设立的合理性毋庸置疑,毕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的经济手段能引导车主更加高效地利用充电资源,减少无故霸占车位现象。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一费用的收取过程是否足够透明,是否给予了车主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上海市民反映的“缺少提醒、不够明示”问题,直指“超时占位费”收取过程中的一大痛点。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车主很可能因为不了解规则或疏忽大意而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充电站在实施“超时占位费”措施时,必须明确告知车主相关规则,包括但不限于收费条件、收费标准、计时方式,确保车主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决策。何况,对于因车辆故障、充电故障等特殊原因导致超时占位的车主而言,“一刀切”的收费显然有失公平。
提高充电桩的换位率,本质上是为了高效利用充电资源,缓解新能源汽车车主的“充电焦虑”。只不过,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不能忽视用户体验这一核心要素。充电站作为车主日常出行的重要支撑点,它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直接关系到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度和接受度。
因此,除了收取“超时占位费”要公开透明,充电站还应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如增设app推送、现场语音提示等提醒功能,确保车主能够及时了解充电进度和超时情况;优化充电站布局,减少车主寻找充电桩的时间;提供多元化的充电服务,满足不同车主的需求等。通过这些措施,既可以有效提高充电桩的换位率,又能确保车主获得良好的充电体验。
总之,“超时占位费”作为提升充电桩换位率的一种手段,其出发点值得肯定。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在制度设计、执行监管、技术应用等多方面下功夫,确保收费透明、公平、合理,避免成为新的“充电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