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2版:潮新闻·教育

大学生暑期实践走进乡村

让当地文化与全球对话

学生在社会实践中

  本报讯 今年夏天,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联合暑期社会实践在含山村展开。浙江大学林玮教授、中国美术学院阮悦来副教授分别带领各自的团队,以含山蚕丝文化为基础,为当代纤维艺术与青年创业的乡村实践开辟出地方样本。

  位于湖州南浔区善琏镇的含山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含山轧蚕花”的发祥地之一。这一传统民俗关联着当代艺术与时尚的走向,在浙江大学哲学学院休闲学专业与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师生的挖掘下,显现出新的生机。

  来自浙江大学的师生团队深入挖掘,围绕含山的当地文化,开展文化营造与内容创新,并联合海外多位青年艺术家,开展“Tā处”艺术展、影像放映会和交流活动。来自世界装置艺术前沿的想象,重新弥散于乡村的旧宅之中。

  在短短数日社会实践中,含山器物展、光影展、工作坊、交流会等活动频频出现,返乡大学生与两所高校的师生共同创造了一个乡村与全球对话的新场景。

  同时,“只此青绿·艺术家联名咖啡”商业项目、“社区花园”共创项目等相关机构在暑期社会实践期间为含山注入支持,让这一艺术新空间有了青年创业的属性。

  浙江大学与中国美院的师生团队联合为含山构想未来规划,通过吃、住、游、购、产、学、文、娱的全链条闭环场景打造,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认可与好评。

  一次暑期社会实践,两所浙江高校的整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一种青年的视角。“逃离城市的背后,仍有着对乡土的眷恋与想象,这是几代中国青年的使命,而我们要高度评价与重新认识这一使命”,林玮说。

  通讯员 于智阳

  本报记者 王湛


钱江晚报 潮新闻·教育 a0012 让当地文化与全球对话 2024-09-13 钱江晚报2024-09-1300012;钱江晚报2024-09-1300016 2 2024年09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