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求医的他们
我和我的娃,期待早回家
“小家”简单温馨的客厅 |
本报讯 这两个月,带着孩子在杭求医的90后单女士,生活“两点一线”:大部分时间在医院陪护,饭点便去距离医院仅5分钟脚程的“小家”做饭,再带回医院吃。
她是江苏宿迁人。去年,上幼儿园大班的儿子查出患有恶性肿瘤,目前正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接受治疗。“小家”是位于滨江区长河街道钱潮建业社区的护佑童馨·邻安小家。
这是在浙江省和杭州市民政部门的支持下,浙大儿院和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同心圆慈善基金会及长河街道和建业社区共同发起的,针对异地就医困难家庭推出的爱心公益项目——患儿家属向医院提交申请获批后,可免费使用“小家”厨房或入住小区7到14天。目前,小区内共有两套住宅,可同时为7个家庭提供临时住所。
来自温州苍南的廖先生一家三口是为数不多在这里度过中秋的。
今年4月,4岁的儿子被确诊神经母细胞瘤。这是好发于儿童的一种颅外实体肿瘤,由于恶性程度高、疾病进展迅猛、治疗难度大,常被称为“儿童肿瘤之王”。经历了几次化疗和手术,孩子刚刚在节前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为后续移植手术做准备。这几天,他们正在等候下一步化疗的床位。
每次化疗结束出院到下一次化疗,二十多天的间隔成了“尴尬期”。“时间太短,租房子不方便,住宾馆开销又太大。”后来经医生介绍,廖先生才申请在“小家”临时歇脚。
“我在老家做服装行业,老婆是家庭主妇,一家只能靠我每月几千块的收入维持。”廖先生说,为了给小儿子治病,前后已花去二十多万元,后续的化疗及移植手术预计还要几十万元。
“总能想到办法的。”廖先生说。
来自安徽芜湖的63岁陈大伯陪着孙子小豪四处看病一年多了。
节前,小豪在浙大儿院刚完成第7次化疗后,这个中秋,爷孙俩都在等待医院化验结果中度过,结果将影响到小豪后续的化疗方案。令陈大伯稍感安慰的是,这几天老伴带着小孙子来了杭州,为“小家”添了些温馨气息。
小豪即将年满14周岁,去年6月确诊了生殖细胞瘤。如今身体虚弱,大部分食物都没法吃,但只要他想,陈大伯都尽量满足他。住在“小家”,楼下食堂买饭还能打8折,挺实惠的。
“我常常开导孩子,勇敢一点,坚强一点,就像打仗一样,等身体治好了,就能回家了。”
本报记者 黄慧仙 通讯员 陈锐 叶佳敏 方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