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高涨却票房低迷,从业界到民间,越来越多人为它发声
《里斯本丸沉没》,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本报记者 王啸 陆遥
《里斯本丸沉没》宣传图 据微博@电影里斯本丸沉没 |
电影宣传图 |
“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值得你走进电影院!”“谢谢方导用近十年时间打捞起这段真实震撼的历史。”贾樟柯、韩寒、程青松等电影人通过各个平台发声,助推电影宣传。太平洋、保利、卢米埃、万达、万象等多家院线承诺旗下全国所有影院长线放映……
《里斯本丸沉没》,一部钩沉真实历史事件的纪录片。自9月6日全国上映至今,口碑逐步上升。截至9月17日,票房累计1500余万元,38.6万观众走入影院观演。豆瓣9.3分的年度罕见高分,猫眼9.6分,淘票票9.6分,大v推荐度93%……无论从业界评价还是观众打分来说,毋庸置疑,这是一部好电影。但在这背后,排片较少、票房远不抵投资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却让业界坐不住了,甚至有人发出了“拯救《里斯本丸沉没》”的呼吁,希望更多的人支持这部电影。
超高评分和惨淡票房,为何严重倒挂
1942年10月,日军押送1800多名盟军战俘的武装运输船“里斯本丸”号从中国香港前往日本,因违反《日内瓦公约》未悬挂运送战俘的旗帜或标志,在途经舟山东极岛海域被美军潜艇鱼雷击沉,继而上演了沿海渔民舍命营救伤员的感人故事。纪录片《里斯本丸沉没》,把这段历史真相讲给了大众。
自上映以来,电影掀起了一次次讨论。
微博热搜82次,微博评分9.0分,“第一次见这么多明星宣传的电影”,“百鸟朝凤下跪导演 里斯本丸沉没”“一部耗时8年倾家荡产拍成的电影”……
超过3.4万观众在豆瓣打分,创造了高达9.3的超高评分,《里斯本丸沉没》成为近年来评分最高的口碑国产电影。
然而,叫好却不叫座。上映以来,电影票房收入远不抵投资。在一些城市,想看的观众甚至找不到排片。
“希望更多人记住这段历史!”9月14日,在杭州某影院,贵阳开阳县邹女士结束观影,拉着一个白色行李箱缓缓走出影厅,声音哽咽。当天上午她刚结束在杭一周的工作,晚上就要返乡。她查了查家乡电影院的排片,看到最近没场次,就果断带上行李,在杭州看完电影再赶车回家。
邹女士的经历,反映出《里斯本丸沉没》的排片困境。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17日,影片7日全国排片最多,为1.5万场,其余均未突破万场大关。但从9日至12日,影片排片呈上升趋势,从5188场到6815场。杭州某影院工作人员介绍,相较于同期上映故事片而言,《里斯本丸沉没》的排片场次并不算多。
数据显示,上映首日,该影片票房仅为36.77万元。而在9月13日,该影片的豆瓣评分已经达到9.3分。票房和口碑为何严重倒挂?
影评人战台烽表示,本来纪录片的受众人群就比较少,《里斯本丸沉没》不是特别商业化的片名,“里斯本丸”这个船,在国民中的知名度相对来讲较低,“在后暑期档时期,纪录片的排片和上座率也会相应被其他一些影片挤压。”
纪录片的类型、排片不多,再加上知名度不高,《里斯本丸沉没》的票房不高似乎找到了原因。
可是,好的作品就该被埋没吗?
圈内圈外一齐拯救,票房在逐步上升
一场“拯救”行动,拉开了序幕。
看过电影的观众,绝大多数都为这部电影鼓掌;不管是导演、制片人,还是演员、路人,都在用力。
在业界,这是一场鼎力相助。
著名导演黄健中表示,自己从影64年,看过不少于3000部影片,对于《里斯本丸沉没》,他给出的评价是“伟大”:“这是一部充满着对人类生命的敬仰、崇拜,抒发了最真实、最激动人心、最打动人心情感的一部伟大的电影。
著名电影人程青松说,这是一部情感力量非常大的反战电影,后劲非常足。导演贾樟柯在微博里呼吁大家一起了解那段历史和真相。演员邓超发微博,邀请大家去观看“真相”,王俊凯发文称“包哭的”,向大家推荐这部电影……
在民间,不少看过影片的观众自发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小作文”,在这部电影的评价中,“感动”“值得”等词语出现频率很高,指向一个共同的方向——推荐亲朋好友去影院观看真相。
“拯救”之下,《里斯本丸沉没》的票房在逐步上升,仅中秋假期第一天,影片的综合票房就达到了上映以来最高的190余万元。
严肃题材如何走近观众,更广泛的支持来自每个人
作为严肃题材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本身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也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作为一个东方“泰坦尼克+敦刻尔克”的故事,它承载的是超乎种族、国家甚至生命的一场道义壮举。同时,展现了人类为战争心碎、和平祈祷的共同心愿。
更重要的是,这段历史对于当下依然有重要意义。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复信“里斯本丸”号船幸存者家属指出,这一感人事迹,是中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盟友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重要见证,也是两国人民结下深厚情谊的历史佳话,并强调,半个世纪以来,正是得益于两国无数友好人士的辛勤付出,中英关系才能不断前进。
导演方励说:“或许我是一个合格的搬运工。把那些震撼我、触动我、感动我的故事搬运给观众,结果我和观众们是共鸣、共情的。”
导演对于电影票房的淡然洒脱,却无法遮蔽这类严肃题材影片,特别是纪录片、文艺片票房遇冷的事实。没有特效、没有大制作、没有偶像派演员,缺乏票房号召力“要素”,似乎是这类电影的“天生缺陷”。
面对“叫好不叫座”的窘境,各方都在想方设法寻求突破。
而更广泛的支持,则来自我们每个人。影院应给与这些高质量影片充分的信任和支持,给予更多的排片,观众也应以更包容开放的心态,给予国产优秀纪录片一个机会,买一张电影票,走进影院,打开一个更大的世界。
我们更盼望,对于这类好电影,从官方到民间,能有一个更为有效的推广机制,让它们和观众走得更近。
就像《里斯本丸沉没》这部电影,船,已经沉没了,但历史,不应该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