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熟悉的“纯真年代”书吧,再次站到十字路口
走过炽热煎熬的夏天
渴望书香氤氲的春日
本报记者 盛锐 章卉
盛厦和母亲朱锦绣 受访者供图 |
纯真年代宝石山店 受访者供图 |
宝石山上、保俶塔下,十多年来,纯真年代书吧本身就已经是西湖边的一处地标。
2021年11月30日,一篇由主理人盛厦写的《杨柳郡店歇业公告》,引发了全杭州的关注。当年12月2日,《钱江晚报》头版刊登《留住一家书店,更是留住我们的“纯真年代”》一文:“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也是城市人文风景的窗口……能不能留住这一家书店,留住我们心中的‘纯真年代’。”在多方努力下,纯真年代(杨柳郡店)“活”了下来。
就这样,在纯真年代书吧最困难的时候,钱江晚报和它结下了不解的缘分。而这一次,杭州人极为熟悉的纯真年代宝石山店也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
9月18日上午,著名财经作者吴晓波发文《吴晓波:锦绣姐的“纯真年代”》,提到想在国庆节前为书店举办一场“纯真年代·结缘之夜”的线上直播活动,“要让纯真年代活下去,必须为它‘造血’。”
收起过于乐观的心态,从网络寻找突破
早上的杭州,已有了一丝酷热,半山腰的书吧倒是多了些凉意。
店里的顾客只有三两个,从纯真年代的牌匾下远眺,西湖尽收眼底。
“在景区的书店,我们主要是‘卖座位’,就是店里餐饮带来的消费。”盛厦直言,卖书几乎只占到店里收益的10%-20%,“我们准备新推出一款苹果味的咖啡。”
书吧正门口还挂着9月15日文学沙龙的横幅。“现在我们基本上可以做到平均每天2场读书分享会。”各种各样的活动,是带来客流的主要途径。
每年西湖的春秋旅游旺季,也是书吧的旺季,但今年从3月底,盛厦明显感觉到人来得少了,尤其是活动上的新面孔越来越少。
其中一部分原因,是今年4月起西湖景区调整了交通组织措施,“网约车和出租车都要去固定的下客点,原本只要从山脚走到半山腰,现在却多了20分钟的路。”
一开始,盛厦没有在意。但是一次活动中受邀来到书吧的数位知名作家拖着行李箱的狼狈,让他感觉到了这段路的不易,“原本的好风景,却成了负担。”
这个夏天持续的高温,也降低了游客出行的欲望,“四月份以来,营收下降了三成左右。原本收支就勉强平衡,现在肯定是亏的。”这个中秋本想着有一波客流,又遇上了台风。秋天是杭州最美的时节,眼瞅着过了国庆,就过了秋,“这一年也就望到了头。”
联系吴晓波,也是盛厦寻求自救的方式。
“和晓波老师认识很多年了,这次想着他能否帮忙找找合作方。”盛厦有想过把店盘了或者换个联名,过程中“纯真年代·结缘之夜”应运而生,“起初我有些顾虑,但晓波老师说,他很愿意拯救一家书店。”后来联系了几位作家,他们的慷慨献字,让盛厦多了一些信心。
除了直播外,盛厦也学习了很多当下流行的网络形式,比如小红书、B站的知识付费等。他说自己网感不好,但现在也要努力试试,“这些年真的有些过于乐观了,后面要逼着自己拼一下。”
万一有一天,书吧真的开不下去了怎么办?盛厦没有多想:如果真这样,那就让它简简单单地消失吧。
儿子做什么决定都支持,卖房子也没关系
在书吧里有一幅对联,“看山揽锦绣,望湖问子潮”,莫言写的,讲的是书店创始人、也是盛厦的父母盛子潮和朱锦绣的爱情。
这段故事,也让应爱而生的书吧在杭城别有佳话。
联系上朱锦绣的时候,她还在重庆。“上午看到晓波的文章,我本来想跟他说的,话到嘴边又憋回去了。”朱锦绣说,他们不想做悲情母子,开书店这些年已经非常圆满,“如果盛厦没有这样的情怀,书吧关了,我们也不会过上负债的生活。但是,确实是舍不得。”
在朱锦绣看来,盛厦就是做书吧的料,“他有一份文化使命感,放弃了太可惜了。”
前不久盛厦找她商量,要保书吧,想把房子卖了,问她舍不舍得?他说他可以去开滴滴,想把读书会一直办下去。
朱锦绣的回答是:“孩子提什么要求,我无条件答应。必须舍得,房子卖了没事的。”
眼下的难,房租是最大的压力,母子俩还在为此奔走。
朱锦绣期盼着,未来政策会有所放宽,客人可以少走点路,清清爽爽上书吧坐坐、喝喝茶,也希望山路上允许放一块不违和的指引牌,照顾方向感不那么好的书客。
“越艰难的时候,人越需要提供情绪价值。我们只希望为读书人留下一方空间,让人在高兴的时候懂得分享,在颓丧的时候能获得力量,感受人世间的美好。”
惺惺相惜,缘于曾有过的书店梦
昨天,吴晓波频道的后台源源不断地收到读者们对“纯真年代”的鼓励和祝福。截至18日晚,这篇文章在其公众号阅读量已经逾3.3万,留言50+。
留言基本分为几类:给书店经营出主意的;想直接给书店打钱或者通过买书来援助的;杭州本地人或者生活在杭州的人,对纯真年代的记忆;种草了,表示想去书店看看的。
有一些网友捐出了他们的东西,希望可以义卖,目前收到价值最高的是一套4万元的威士忌。
吴晓波频道主编告诉记者,网友的留言和建议,团队都在及时刷新,认真回复,“近期我们的任务就是做好这次募捐以及在直播中进行销售。”
助理说:“吴老师是个行动派。他9月6日和我们说纯真年代的故事,文章在9月11日就写好了,中间修改了好几次。”
其实,吴晓波不仅亲自写了长文,还录了一期音频节目《一位文学才子为给妻子留个念想,花光积蓄办了间书店》。
这样的速度,朱锦绣也被感动到,“我和晓波讲了顾虑。他劝慰我,你不要焦虑,总有办法的。”
吴晓波对纯真年代书吧如此惺惺相惜,如此热忱、积极地帮助盛厦母子,很大程度上缘于他也一样有个书店梦——“面向西湖春暖花开”。他也曾为之努力,并付诸现实,在解放路元华商厦二楼办起了属于自己的蓝狮子书店。亲历过书店经营者的吴晓波很实诚地自问自答——
这人世间缺一间书店吗?不缺。
没有了“纯真年代”,杭州就成文化沙漠了?应该也不会。
不过,缠绕在这家书店的那份情愫,却比全世界所有的黄金都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