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3版:潮新闻·成长读本

文章导航

核桃好风物,秋分话丰收

  核桃好风物,秋分话丰收

  明天秋分,秋的氛围浓了。

  明天也是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粮归仓,秋收忙。

  由于热,今年的夏天让人感觉特别久,但是随着第一颗山核桃的下树,江南的人们知道,“秋”终于来了。

  每年秋天,江南人仿佛都在等着山核桃的季节报讯,似乎只有它的落地,才预示着秋天的真正开始。

  其实江南的秋天,有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时节风物。比如香榧、菱角、芡实、柿子、莲藕、茨菇,还有湖蟹、鲈鱼……但是都抵不过一颗小小的山核桃。

  这颗山核桃算是远古孑遗,在4000万年~2500万年前的第三纪渐新世,曾在我国华东地区广泛分布。由于第四纪冰川运动,大部分山核桃林毁灭,仅有浙皖交界的天目山南麓临安留存下了树种。

  临安就是山核桃的原生产地。

  类似这样的农作物,还有诸暨的香榧。它也是第三纪孑遗植物,诸暨会稽山脉是香榧原产地,其中一棵“香榧王”树龄超过1300年,是国内最古老的香榧树。

  这些具有独特性的果子,自然挂上了地理标志性农产品的牌子,这是独一份的出生证明,注明了产地的独特性和代表性。

  在浙江,类似这样的地理标志性农产品有几百个,许多都是传承了几百年后挣下的好名声,比如奉化水蜜桃、仙居东魁杨梅、涌泉蜜橘、常山胡柚、三门青蟹、温州虾皮、里叶白莲、开化清水鱼……许多农产品,非得带上产地,才能让大家信服。

  其实从农业GDP的体量看,浙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省,但浙江的土特产特别丰富,而且还拥有全国最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追溯历史,世界上第一个正式授牌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正是出自浙西南大山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丰富的物产让江南的秋天格外丰满,色彩也格外斑斓艳丽。

  把丰收节定在秋分时节,是有历史原因和传承的。

  我们国家是拥有悠久农耕文明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农桑稼樯之事,毕竟身为大国,粮食是否丰裕关系到国家是否稳定。所以在古代,庆丰收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属于国家层面的祭祀,而且历史特别悠久。因为解决温饱问题,一直是人类生存的头等大事。

  据记载,氏族部落时期,便有了祭祀土地神的传统。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叫社日,春秋各有一个,即春社和秋社,分别在立春后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大体在春分或秋分。春社与秋社祀神的功能有所不同,春社是向社神祈丰年,秋社则是向社神报丰年,即所谓“春祈秋报”。以庆丰收为主题的秋社,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的丰收节。

  到了周代,这套祭祀礼仪已经非常成熟和严格了,上到周天子,下到庶民,都会在这两个时间进行祭祀。并且,因为秋社是丰收后的庆典,辛苦一年的人们终于可以放松下来,心情自然非常愉悦。因此,秋社往往较春社要隆重、热闹得多。庙会、集市等都会在这时举行。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就说:“秋分以牲祠社……盛于仲春之月。”

  中国过节,美食、娱乐是最主要的两大内容,至今都是如此。所有节日的意义和内涵,都可以用这两样具象出来,就好像我们清明食艾、端午吃粽、中秋尝月饼一样,然后伴随着踏青、龙舟赛、赏月等娱乐节目,自然也有自己的食物和迎接方式。

  秋社,自然就会品尝秋天的收获了。在江南,秋社会吃苋菜、菠菜、秋葵三样秋菜,菱角、柿子、湖蟹、茭白等秋日风物都是秋社的食物主角。我们现在看似寻常的松糕,就是社日的一种食物,以面、米制成,在发酵好的面粉中加入果仁、蜂蜜、白糖等,然后上蒸笼蒸制即成。

  先秦时期,祭祀的礼仪性更为强烈,祈福的目的性更为明确,但到了秦汉时期,社祭的目的已经扩展到更为广泛的福祉祈求。社日成为一个热闹、欢快的节日,奏乐歌舞、宴饮活动也成为社日不可缺少的内容。

  社日这一天,人们敲着鼓,抬着猪、鹅等祭神用品来到神祠。在举行完隆重的祭神仪式后,大家可以获得社酒、社肉。

  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春社》一诗,就描写了这样的场景:“年年迎社雨,淡淡洗林花;树下赛田鼓,坛边伺肉鸭;春醪酒共饮,野老暮相哗;燕子何时至,长皋点翅斜。”大家打着田鼓唱着祷词,祭坛边还放着肉、鸭等祭品,仪式结束分了祭肉后,大家就边吃边喝互相聊天。唐代的王驾在《社日》里也写道:“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可见祭祀后,喝酒聚会是十分寻常的事,并且成为社日的一种习俗,因为据说社酒有聪耳明目的功效。

  丰收时节的秋社也一样,除了祭祀还会举办赛神活动,以歌舞、鼓乐、演戏的方式酬谢社神,庆祝丰收。陆游在《赛神曲》中说:“嘉禾九穗持上府,庙前女巫递歌舞。呜呜歌讴坎坎鼓,香烟成云神降语。”获得秋季丰收的农民手持收获的稻穗来到庙宇酬报社神、击鼓讴歌,女巫翩翩起舞,庆祝一年辛苦劳动之后的大丰收。

  后来,秋社这种古代的农民丰收节,更多地成为了百姓辛劳一年后终于得闲放松下来的庆祝节日。在杭嘉湖平原,唱社书是做社中的一个重要娱乐环节,会在整个节日中摆出说书台,邀请说书人说书,内容主要是描写神仙的故事片段,例如:《隋唐演义》《七剑十三侠》《大八义》等历史故事。许多人专程赶来参加做社仪式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听说书。

  《荆楚岁时记》记述了在社日老百姓们的“活动流程”:“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醴,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

  到了现代,丰收的意义显然更为宽广和丰富,除了朝耕暮耘的田间农事,更多指向了农业文化的传承、农业价值功能的拓展。丰收节的意义也更为深远,范畴更大。

  它已不仅是一个庆祝丰收的节日。自2018年起,每年农历秋分成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我国首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这背后,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并借此提升农民的尊严感、幸福感和从业归属感。

  古代的丰收节很热闹,现代的节日自然更是丰富多彩,不仅仅只是美食、娱乐这么单一,内容也不简单。其实丰收节带来的幸福感,早已超出农民的范畴,全国人民都在这个节气日里感受到丰收的快乐。

  丰收节不只是农村的仪式感,还是城乡间的紧密互动、融合,趁着丰收节,浙江各地组织开展多元化的产销对接和促消费活动,把优质特色产品推出去,把更多市场经济意识、现代生产要素等引进来。

  今年浙江将着力激发“土特产”消费、壮大乡村休闲农业、挖掘培育民俗活动。全省各地将根据地域特点、文化特色,各自举办农耕文化和民俗活动。如宁波将举行自给自足农家菜、农事体验、乡村玩乐记忆等节庆活动;温州将与开渔起航仪式相结合,举办渔家宴,展现海鲜美食,庆祝农渔丰收;嘉兴将开展赛龙舟、割稻、采西瓜、摸鱼等丰收趣味赛,展现农民们拼搏竞技精神;绍兴将结合香榧产业,举办香榧炒制、香榧系列产品展示、非遗展示等活动;丽水将举行农民登台展丰收等活动,全面展示世界农遗核心区的文化传承、丰收喜悦、农民风采和农村新貌。

  丰收年年有,但丰收文化并非丰收节才有,它早已随着我们万年稻作农业的诞生、兴起与延续,浸润了这片土地,也浸润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钱江晚报 潮新闻·成长读本 a0003 核桃好风物,秋分话丰收 2024-09-21 钱江晚报2024-09-2100008;钱江晚报2024-09-2100009;钱江晚报2024-09-2100013;钱江晚报2024-09-2100011;钱江晚报2024-09-2100015;钱江晚报2024-09-2100006 2 2024年09月2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