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脆油香,融合南北口味
本报记者 王湛 实习生 管佳颖
面脆油香,融合南北口味
本报记者 王湛
实习生 管佳颖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饼”一直作为麦类面食品的总称,包子、馒头、点心、小吃等统称为饼。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参与者、浙江工商大学历史系主任、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所所长周鸿承告诉记者,“饼”的名称最迟在春秋已出现了。中国饼文化的全面流行,始自汉代。汉代加工制作小麦面粉的技术十分成熟,汉代的点心类食品“寒具”用料,几乎全部取自小麦粉。
“‘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这里提到的胡麻饼,形状可能已经接近今天的扁圆形。”周鸿承还提到了宋代的《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其中都有关于各种“饼”的详细描述。他认为,这个时期的“饼”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形状和制作方法,许多“饼”是扁圆形的,如“烧饼”“油饼”等。
明清时期,“饼”的种类和制作方法更加多样化,但扁圆形的面制食品已经成为“饼”的主要形式之一,如月饼、烧饼、馅饼等。
南北饮食文化的融合
传统“胡饼”加入芝麻
浙江的饼文化,在宋代尤其是南宋以后,有了较大发展,“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起来,饼的分类更加细化。”宋代也出现了“去胡化”。当时“胡”字表义称谓逐渐淡消,“胡饼”称呼逐渐改成“炉饼”“烧饼”。
周鸿承举例道,衢州邵永丰麻饼、金华酥饼、缙云烧饼原则上都是加入芝麻的传统“胡饼”南传至浙江,传承至今,代表着南北饮食文化的融合。
当时,很多中原地区的人迁到了南方,南北融合的过程中,饼的制作技艺有了提升。
如吴氏《中馈录》记载了糖薄脆饼,就是宋代胡饼中一种制作精良的饼。据该书所载,其制法是:“取白糖—斤四两、清油一斤四两、水二碗、白面五斤,加酥油、椒、盐、水少许,和搜成剂。擀薄,如酒盅口大,上用去皮,芝麻撒匀,入炉烧熟。食之香脆。”对比于北方那种比较厚、大的饼,制作时依旧采用火炉烤制,但有所改进。
汉代的寒具则是一种节令食品,属于“膏油煮之”的油炸法,很像如今北京小食店做的以普通市民为主要对象的“焦圈”。但南方的做法不同,《本草纲目》卷二十五,“寒具”条释引宋人林洪《山家清供》云:“寒具,捻头也,以糯粉和面,麻油煎成,以糖食之。可留月余,宜禁烟用。”
周鸿承说,南方的糯米粉掺入小麦面粉之中,增加黏度,口感变化了,这也是利用江南地区更为常见和丰富的水稻的因素,与北方饼多用小麦粉的制作差别很大。
如今浙江一带的饼,多利用本地的原料,具有江南特色。缙云烧饼就是一种以面粉、鲜猪肉和浙江特色食材梅干菜为主要原料,制成饼坯并经饼桶炭火烘烤而成的“胡饼”。舟山的海鲜饼通常用新鲜的海鲜,如虾、蟹等作为馅料,外皮酥脆,内馅鲜美。衢州开化汽糕,又叫做“七月半”,是用本地糯米粉制作而成的特色小吃,汽糕表面可以放入当地辣椒丝和各种蔬菜丝。这道美食也是当地人祭祀祖先的一道节令食品。
“汤饼”“蒸饼”各有代表
寓意“团团圆圆”
在周鸿承看来,金华酥饼、缙云烧饼、永嘉麦饼、衢州烤饼、奉化溪口千层饼,都是在浙江传承至今且有较大影响力。他还特别提到,宁波的缸鸭狗汤圆,可谓浙江“汤饼”代表;而杭州小笼包、嵊州小笼包,则是浙江“蒸饼”代表。
“浙江饼文化有着‘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是人生重要时刻的礼仪见证,如升学、结婚等时刻都有出现,老百姓相信这样的美好寓意,便一直传承下来。”周鸿承说,比如诸暨西施团圆饼、衢州麻饼。
西施团圆饼俗称萝卜丝饼,原属诸暨五泄一带民间小吃。相传,西施曾为躲避战乱暂居五泄施姑坪,偶然尝到这款小点,非常喜欢。越国战败后,西施被迫入吴,临行时,父老乡亲以此饼赠别,盼望西施早日归越团圆。因此,萝卜丝饼也被唤作西施团圆饼。
衢州麻饼即古时的“胡麻饼”,它的主要制作原料芝麻、核桃正是汉朝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引入中原。麻饼的生产技艺最早可追溯到唐代以前。据唐代僧人慧琳《一切经备义》载:“唐时称烧饼胡饼等皆为胡食,盖自西域胡人传入。”
据《衢州府志》《柯城区志》记载:贞元四年间,年仅17岁的白居易随父亲到衢州。白居易在《寄胡饼与杨万洲》诗中写道:“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这首对衢州麻饼赞赏的诗后来广为流传。从此,麻饼成为衢州的首推点心。
古时候的衢州人,把麻饼作为赏月、婚、祭、寿、上梁、祠堂等红白喜事的主选饼分发、赠送,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做生日时会买个大麻饼当作“长寿饼”来祝福分享。婚宴喜庆、造房上梁时选用麻饼为“喜饼”,寓意日子过得甜美、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