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倒塌100年,这一天,我们在浙博孤山馆做了一场特别的直播
穿越千年而来,他们聊了什么
2001年3月11日,雷峰塔地宫考古发掘现场 |
雷峰塔旧影 西德尼·戴维·甘博拍摄 |
上接2版
这两个空格是什么字,后人心里有数。吴越亡国后,宋廷为巩固皇室权威,消除钱氏统治的影响,下令将吴越故境的刻石,凡属年号或有僭越嫌疑的文字悉行铲除,“皇妃”两字,自然要消失。
钱俶:你知道我有多爱她吗?
黎毓馨:您亲作的那篇跋,我背出来了。刻有这篇跋的《雷峰塔钱俶华严经跋》断碑,在1000多年后才从淤泥中露出棱角。当年发掘时,文保员一边清洗石头,一边让我猜,上面写着什么。我多么希望看到“皇妃”两字,但又怕失望。没想到,转身一看——“塔因名之曰皇妃云”,一字不差,一颗心终于落地。
钱俶:是的,我在跋中详述了建塔原由。宋太宗追谥“皇妃”之时,塔刚刚建好,我为了纪念爱妃,才把这座塔称为“皇妃塔”——这才是雷峰塔的本名。
黎毓馨:除了这块残碑,还有一面画有线刻图的铜镜,学者扬之水有一番考证。线刻图里的人物以龙凤为标识,可以推定画中主角的帝王身份。而铜镜放入的年代,是在孙妃去世之前。可知这幅画,一来是宗教的,钱俶为了“发愿往生净土”,更重要的,是钱俶和王妃孙氏共同的愿望,愿世世代代为夫妻。
邓俶还是钱俶
黎毓馨:纳土归宋,是一个《回不来》的故事。其实,还有一个《来不及》的故事。
您命人在雷峰塔塔壁八面镶嵌《华严经》石刻,我们在底层的回廊、门道填土中发现了1104件石经碎块,大小不一。我花了10年时间,一块一块“拼图”,按佛经的卷次重新编号,缺失10块。我发现您原来准备刻满完整的80卷,但结果只刻了32卷,后面的内容,一个字也没刻。
钱俶:你怎么发现的?
黎毓馨:我发现有一块石头,下面刻了整齐的文字,忍冬花纹的边框(这种花纹也传到了宋代)也留好了,但上面却是大片空白。您是个做事极仔细的人,我们在拼碎片时发现,所有内容,您都事先亲自排版,设计版式,一行17个字,一个壁面刻四卷,都连得起来。所以,没刻完,这是很不正常的。
(话外音:988年,60岁生日那晚,宋太宗赐来一桌好酒好菜。钱俶举杯而尽。夜半,读完数篇唐书睡下,却在凌晨暴毙。谁也不知道,是宋太宗毒死了他,还是多年的风湿要了他的命,或是喝酒中风导致猝死。)
黎毓馨:还有一件事,您会不会在意?我读您的墓志,是最高级别的国王级,高度92厘米,宽度93厘米,墓志铭有53行,洋洋洒洒3000字,但其中对建国的历史,有意识地避开,大量写对北宋如何谦卑。
更重要的是,志文通篇没有出现“钱俶”,因为标题中出现了“邓州刺史”等字,内文有“俶”的名,以至一度被误识为“邓俶”之志,多年不为人知。这块志石原陈列于洛阳古代艺术馆东展室,如今藏于洛阳博物馆。
人们查阅五代时期的历史之后,并没有找到“邓俶”这个人,又把“邓俶”墓志铭和钱俶的生平对比,无论是名讳还是谥号,或是曾经追封的一些称号,都相同,而钱俶也曾经被封为秦王或者邓王。直到1981年,洛阳才将这份墓志铭的主人定为钱俶。
雷峰塔的冤
黎毓馨:我们现在都知道,雷峰塔考古发现了地宫。但我经常想,难道吴越国的佛塔都有地宫?
我和同事魏祝挺做了大量梳理和讨论,得出一个结论:吴越国的塔,基本上都没有地宫。比如苏州虎丘塔、东阳中兴寺塔、龙泉金沙寺华岩塔,在发掘后都没有发现地宫,而是在上面的第三层发现了天宫(天宫基本上都在第三层),舍利放在天宫里。
魏祝挺:那雷峰塔为什么特别?970年之后,如果有上帝视角,遍布中国大地的塔,最高是十三层的。这是非常重要的现象。比如,定州开元寺塔也是十三层。
而唐五代时期,流行建的是九层塔。但在北宋970年之后,流行趋势突然改变,改为十三层。吴越国阿育王寺舍利信仰传到东京(现开封),杭州建筑师喻皓在京城造了十三层的开宝寺塔,在泗州(今盱眙淮河镇)又建造了十三层普照王寺塔。而辽代这么多传世的砖塔里,基本上都是八角十三层塔,无疑也受到了北宋的影响。
为什么突然把九层塔改为十三层作为最高层塔,目前没有找到文献记录。我们只能看到一个现象,制度在变,国力在变,当时的佛塔制度可能突破了九层的限制,可以造十三层塔了。
钱俶:那你们猜猜,雷锋塔最早起建的时候,想造几层?
黎毓馨:在雷峰塔考古发掘时,出土了《华严经跋》,碑文中有一段大意是,吴越国的宫监本来想在西湖边造一座十三层的塔,但因为财力不够,在七层收尾了,想要造到天上的愿望没有完成。雷峰塔和六和塔最初起建时,都是十三层,双筒结构。
(话外音:雷峰塔是按北宋的造塔制度来造的,包括地宫制度,也受到了北宋的影响。吴越国的宫监最初是想打造一座十三层的通天巨塔,结果没钱了,提前在七楼完工。南宋重修时,又降到了五楼,身材大大缩水。如果雷峰塔里住着一个颜控的灵魂,它肯定是不认“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女”这句话的,原是九头身美女,硬生生沦落为五五分水桶腰。)
两塔争番位
魏祝挺:2003年杭州重建雷峰塔,第一个方案是按吴越国七层塔来建;第二个方案是按南宋五层来建;第三个方案是没有外立木构的砖塔五层,就像老照片里西湖十景的“雷峰夕照”。最后定的是第二个方案,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雷峰塔。去年,“宋韵今辉”展览里很火的一张作品——南宋人李嵩的《西湖图》,画的就是五层雷峰塔。《西湖清趣图》里也是五层。我觉得,吴越国的七层塔其实也挺好。
(话外音:雷峰塔似乎是吴越国永远的“男一号”,戏份最多。同时代的六和塔会不会有点不高兴,因为总是二番。970年,六和塔开建,比雷峰塔还早一年。更重要的是,六和塔是国家工程,是在钱俶的鼎力支持下建造,资金多为国家拨款。而雷峰塔是宫女太监出资建的。实际上,钱俶更想完成的是六和塔。)
魏祝挺:从外形来看,六和塔本应也是为了十三层做的原稿设计,但最后收在了九层。
《淳佑临安志辑逸》里特别写了一句:(六和塔)至元祐初(约1086),凡二十年塔始落成。这就是为什么北宋人很少写到六和塔的原因,直到元祐初才造好,一直属于烂尾状态。吴越国纳土归宋,这个大事情发生了,最大的功德主没有了,国家不拨款,中央经费没有了。所以需要供养人自己去支持、众筹。但是1121年又被方腊烧掉了。
所以呢,六和塔个矮还胖。后来的梁思成嫌弃六和塔难看,想复原南宋的七层塔,图纸也画好了,但吴越国原本真正想做的可能是十三层塔。
有人曾经问,到了南宋,六和塔从九层减为七层,雷峰塔七层减为五层,为什么到了南宋,塔都要降两层?我有一个推论:吴越塔顶部两层有刹柱,刹柱容易烧毁,崩坏顶层。
黎毓馨:这几年我没事就会去六和塔上面转一转,反复去,发现第六层以上的刹柱,是从第六层到第七层穿出去的。这也印证了小魏的推论。火一烧,相当于中心柱的刹柱就会塌掉,那后代维修就很不容易,所以干脆降两层。保俶塔也从九层减为七层,不过砖身坚固无比,火灾对砖身没影响。
在浙江,吴越国的文物考古研究有扎实的原始资料作为基础,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老所长王士伦开始,到魏祝挺这一代,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历史时期的研究目标不一定是解决问题,新资料的出现,又会带来新问题,这会不断让我们对自己的研究做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