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岁的浙博迈入之江时代,馆长陈水华:
把浙江文化传递出去
它的明天会更好
本报记者 余雯雯
1958年10月1日,《浙江日报》4版刊登的广告 |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浙江一万年”展览序厅 |
浙博之江馆区开馆一周年,陈水华(左)向当天到馆的第一位观众赠送花束。 |
1958年10月1日的《浙江日报》4版上有一则广告:“浙江博物馆10月1日开放社会主义建设之部陈列……通过实物、照片、图表、模型,反映了我省9年来工农商学兵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上的伟大成就。欢迎踊跃参观。”
今年“十一”期间,“共和国足迹·浙江印记——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全省革命文物巡展”正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展出。而馆内的常设展览“浙江一万年”,以时序为脉络,呈现浙江地区各个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物遗存和文明印记。
66年后,一份念念不忘发出了绵延的回响。
工作日每天1万-1.5万参观人次,双休日每天2万-2.5万参观人次。在馆长陈水华看来,这是观众对之江馆的认可,也是浙博继续前行的底气。
从西湖时代到之江时代
经历三次“质的飞跃”
每次向陌生人介绍浙博,陈水华总是先梳理历史脉络:“没有过去,未来就是空中楼阁。”
始建于1929年的浙江省博物馆,缘起于首届杭州西湖博览会,初名为“浙江省西湖博物馆”。经过九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同时也是第一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第一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
浙江有着大量独特的历史文化,比如上山文化、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吴越文化、两宋文化以及大量的明清书画等,含金量都很高,使得反映这些文化的馆藏具有独特性、重要性,此外还有强大的学术力量等都起到了作用。
陈水华认为,从浙博的发展历程来看,新中国成立后有三次“质的飞跃”——
第一次是1993年,孤山馆区改扩建,定下了如今的大致格局和面貌;
第二次是2009年,建馆80周年,武林馆区建成对外开放,自此从西湖时代跨入运河时代;
第三次是2023年,之江馆建成,进入之江时代。
陈水华说,浙博发展的每个阶段,其实跟当时的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发展程度密切相关。浙博发展至今,空间、功能、管理、服务等都在变得越来越好。当然,也有不变的:“我们的社会使命是收藏历史见证物,挖掘文物的价值,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普惠的社会教育,公共服务、文化服务,这个使命是始终不变的。”
从偏专业性到公共服务性
为每一个走进博物馆的观众铺设台阶
使命不变,但侧重点也在发生着变化,最突出的就是之江馆提出的“零门槛、多台阶、无边界、有温度”的观展理念。
之江馆从2019年开始建设到对外开放运营,陈水华全程参与其中。为了能在杭州亚运会前顺利开放,从招标到布展,再到开馆迎客,整个过程仅用了四个月。
10万平方米的之江馆,比原来的孤山馆和武林馆加起来还要大。这让展陈、服务和学术交流都有了更充分的施展空间。而数字化展示技术的应用,更是大大提升了观众的观展体验。比如大厅内的服务大屏,实时展示馆内的展品分布与目前展厅内的人流量。观众能借此自行设计出一条错峰观展的线路。又比如数字导览,“云上浙博”导览系统能自动感应参观者的位置,只要靠近展品半米范围,它就会自动讲解。
“我们为每一个走进博物馆的观众铺设台阶,让展览更具多样性,展示手段更丰富立体,更通俗易懂,让每个观众线上线下都能观展,而且都能看得懂,看得明白,找到喜欢看的展览、展品,每个人都能有所收获。”陈水华说,这反映了博物馆社会使命的侧重点发生了巨大变化,最早更倾向于收藏、研究、展示,偏专业性,有一定鉴赏门槛,现在更讲究公共服务和教育,让文物“活”起来,带你回到历史现场,让走进博物馆的每一个观众都有所得,“综合来说,我们也是一个公共文化服务机构。”
让浙博成为大家认识浙江的窗口
这是不变的目标
每次请陈水华推荐必看展厅,他都会脱口而出“浙江一万年”,“来浙博必须看浙江文脉”。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浙江省博物馆“浙江一万年——浙江历史文化陈列”入选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陈水华认为,作为国家第一方阵的博物馆,必须对标国际博物馆,提出更高的自我要求:“现在我们对标世界一流博物馆,其实还有很多短板。比如人才,学术研究水平和国际化水平都需要提高。后续我们也会探索实施更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包括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等都会同步进行,通过各种有效的机制来发挥作用。”
陈水华说,让浙江省博物馆成为大家认识浙江的一个窗口,这个目标是不会变的,因此还是需要进一步扩大它的知晓度和影响力,未来会更多地尝试国际化展览及国际交流,把浙江文化、中华文化传递出去,也把优秀的世界文化带进来。他相信,浙江省博物馆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