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又一代的守护,实现清澈见底的梦想
问湖哪得清如许
西湖人讲述水质进阶之路
本报记者 章然
1986年10月1日,《浙江日报》1版刊登的报道 |
西湖美景 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提供 |
西湖水下森林 水域管理处提供 |
1986年10月1日的《钱江晚报》上,刊登了一篇报道,标题是《西湖引水工程昨举行通水典礼》。
这篇新闻轰动一时,它标志着从钱塘江引水至西湖净化水质的行动开始,一个清澈的西湖将出现在大家眼前。
彼时,还在学校读书的杨小茹已关注到西湖的这一大事。次年,也就是1987年,她从学校毕业,如愿进入了西湖景区工作,加入到保护西湖水质的工作中,如今已59岁的她,用半生岁月见证了西湖的变迁。
岁月如梭,西湖的山水轮廓不曾改变,守护它的人却换了一代又一代。到了2024年,正值新中国成立75周年,西湖“体检报告”出现了电子版——西湖水域智慧管理平台,水体已达地表Ⅲ类水,西湖也数次登上了节假日最受欢迎景区,成为杭州最闪耀的明珠。
西湖也曾富营养化
钱塘江引水拯救了水质
1987年,杨小茹刚进入景区工作,她记忆里,“西湖的水质并不是很乐观。”
彼时,夏天的西湖存在富营养化现象,特别是西湖南面、西面的水域,一些景中村村民排污设备不够完善,部分生活污水流进了西湖。“上世纪80年代,茶农在茅家埠空地养鱼、养珍珠的情况很常见。”
直至2001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开启,对西湖的“东南西北中”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和整治,“西湖西进”、南线景区建设、湖中“三岛三堤”整治与恢复……特别是把引入钱塘江水质的净化提上了日程。
在玉皇山上打造了能处理30万吨钱塘江原水的水厂,赤山埠设置了10万吨的水处理设施,净化后的清水顺着山体滚滚而下,进入湖西6个进水口,顺着小南湖等涌入外湖,“不受潮汐限制,每天都有净化后的清水涌入,1个月,就能把西湖的水换一遍。”
此外,西湖的水体治理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增加了引水助力,减少了排污,西湖的水质终于得到了彻底的提升。“特别是在小南湖等出水口附近的水质,1米多的能见度,实现了水质清澈见底的梦想。”这一幕,每每想起,杨小茹都感到分外自豪。
申遗成功现场的泪水
保护西湖是永恒主题
“在法国巴黎的申遗现场,宣布成功的那一刻,大家抱头痛哭。”杨小茹作为亲历2011年6月24日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的参会人员,当大会执行主席戴维森·赫本敲响手中的小锤,那一刻的惊喜和激动,她依然还记得。
彼时,祝贺短信塞满了杨小茹的手机信箱,巴黎街上有很多华侨在激动地庆祝。
那一刻意味着,杭州西湖正式成为中国第41处世界遗产,是目前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
杨小茹说,西湖申遗周期很长,早在1999年,杭州宣布西湖将申请加入《世界遗产名录》行列,西湖申遗工作正式开始。而后连续十年开展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每年聚焦一个关键问题整治,2009年,西湖向世界遗产中心递交申遗文本及规划纲要。
“我们希望通过申遗让全世界看到西湖的真正价值,是人与自然的互动,是文化和景观的互动。”2011年申遗成功当年,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正式揭牌,杨小茹担任该中心主任。她说,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西湖申遗的目的是保护西湖、造福后代,保护西湖始终是西湖的永恒主题。”
西湖每周都有“体检报告”
他们守护着西湖的水
西湖水域管理处生态科技科科长杨俊是甘肃人,2010年,西湖申遗成功前一年,她进入西湖景区工作时,“清澈幽静的西湖,让我来了就不想走。”
2010年至今,西湖的水质基本可以稳定在地表Ⅲ类水。“引水工程是西湖水质改善的主要原因,此外,2009年,西湖在湖西茅家埠、乌龟潭等区域种植了30多万方的沉水植物,形成了一片水下森林,对于西湖水生态稳定有很大作用。”
湖底底泥固定、释放氧气、改善水底环境……这些以菹草、狐尾藻、金鱼藻、苦草、黑藻等为主的水下森林好处太多,“随着植物生命周期的变化,有时也需进一步补种部分退化的沉水植物,陆陆续续补种后,目前沉水植物总面积已近40万平方米了。”
此外,西湖每周会做一次“体检”。
2020年,他们还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加持,打造了数据共享、智能决策的西湖水域智慧化管理平台,让西湖常态化的“体检”更加全面,“引配水量、水质、船舶位置、水生植物分布、气象、浪高和人流量等维度,全天候全方位呈现西湖水环境情况。”
杨俊说:“今年我们做西湖整体研判分析数据报告,为西湖水质提升工作提供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