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火爆的展销会到狂欢的双十一
购物更快捷更方便
不变的是节日的仪式感
本报记者 何泠瑶 甘居鹏
1990年10月1日,《浙江日报》头版刊登的报道 |
网购量越来越大 视觉中国供图 |
万事利的员工们检验亲手制作的丝绸 万事利供图 |
1990年10月1日的《浙江日报》头版,报道了浙江省首届乡镇企业新、优、名、特产品展销会在杭州市浙江联谊大厦商场开幕。
那个时候,大家喜欢过节,其中有个特别的原因:那是可以去逛展销会的日子。改革开放初期,物质还没这么宽裕。人们希冀着,这一场变革之后的中国,会有琳琅满目的商品来丰富生活所需。
谁都没想到,若干年后,会有一种叫“网购”的服务出现,我们动动手指就能购物,千里之外的货物短短几天就送到家门口。这一幕,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习以为常。
汇集名特优产品,当年的展销会火爆
35年前的展销会是什么样的?本报记者找到了参加过浙江首届乡镇企业新优名特产品展销会的张祖琴。
张祖琴是万事利的资深老员工,一辈子和丝绸打交道。张祖琴记得,她的孩提时代,买布要凭票。上世纪80年代取消布票后,大家的购买热情高涨。大型展销会只在重要节日才有,供应的多是吃的和穿的,包括乡镇土特产。
在老百姓的眼里,展销会上的东西质量好还便宜。张祖琴居住在笕桥,那一带的群众听说有展销会,就互相招呼,成群结队赶去。
“我们的面料一摆上台面就被抢光,连样品都不剩。最小的面料是三五十厘米长的零头布,人们也会买回家,拼接起来也能做成漂亮衣服。” 张祖琴说。
那次展销会上有不少杭州人熟悉的企业:比如杭州万向节厂,在鲁冠球的带领下,成了响当当的万向集团;比如杭州市四季青乳品厂,后来成了新希望乳业的一部分。
张祖琴说,办展销会,既给老百姓提供了生活所需,也帮企业找到了销路。
“巨无霸”出现,百货商厦时代来临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杭州的百货大楼多了起来。它们带来丰富的商品,成了人们购物的首选场所。
杭州相继出现几大“巨无霸”商场,像解百、杭州百货大楼和景福百货等。很多杭州人的第一台电视机、第一台冰箱,都是在那里买的。而新人们一般去天工艺苑买首饰,喜欢穿着打扮的就去逛工联。
上世纪90年代初,杭州市民徐康成一家搬进新房。家里的第一台空调就在景福百货买的,后来使用了近二十年,算是超值的。
去解百的年轻人大多是冲着服饰来的,解百的牛仔裤、连衣裙、旅游鞋都是当年最时髦的款式。一到元旦、春节,解百就开始搞促销,“满300送300”的标语吸引了不少人,顾客无一不拎着大包小包,购物小票叠成了一沓。
张祖琴说,上世纪90年代,市面的流行衣料从粗棉转变为的确良、华达呢等工业化纤。而现在,人们更注重环保、养生,很多人的日常穿着会选择天然的棉麻丝绸。
新世纪电商崛起,互联网渗透生活
进入新世纪,互联网春风吹遍中国,掀起了一场巨变。一根网线拉近了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也打破购物的时空限制——网上购物走进人们的生活。
多年之后,很多人还记得自己在网上买的第一样东西。2004年9月,当时读大二的可可无意中逛到淘宝网,发现模特身上的衣服好看又便宜,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了一单,“当时,付款要通过银行汇款,包裹到了,要去邮局拿。”在忐忑不安中等了好几天,她拿到了那个快递袋。
2009年11月,第一届“双11”全球狂欢节开启。这一年,淘宝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卖场。当年读大学的周馨悦至今记得,大家窝在寝室里,熬夜等着双11到来。
再后来,电商行业崛起,交易形态越来越多,移动端、直播、外卖……周馨悦睡前总要逛一逛网店。
随着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早已不再为吃喝发愁,在购物上更追求便捷、舒适、健康的体验。不变的是,三四十年来,逢节假日购物,对人们来说似乎仍具有某种特殊的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