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77公里的距离、16个小时的时差,湖州姑娘化思念为食欲
在硅谷看春晚,自己打造幸福感
本报记者 姜赟 通讯员 朱张津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
一家中国商场门口在售卖春联等物品 |
![]() |
一家人视频电话,笑到模糊的父母和刚起床的女儿 |
11477公里,960分钟,这是湖州姑娘小陈与父母的距离。
2022年,小陈从浙江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毕业后,只身前往美国的东北大学硅谷校区求学,即将到来的乙巳蛇年,是她没有陪伴在父母身旁的第3个春节。
今年的小陈早已没了初来硅谷的陌生与不安,在她的计划表中,这个春节可以用忙碌来形容。“不能和爸妈过,那就和同学过。”除夕当天,她和几名中国同学一起聚餐,“逢年过节,很多留学生都会选择吃火锅,一起去中国超市买点响铃卷、小酥肉、牛肉卷……大家围在一起很热闹。我们本来也想这样,但想着年夜饭还是烧饭的过程最有幸福感,大家一起忙碌,互相打打下手,吃完饭后,一边看春晚一边玩桌游,就和在国内一样。”
在硅谷的第一个春节
不安与失落
今年过年早,最初小陈计划在国内过完年再走,“但因为各种原因,我还是在1月15日早早就回去了。”
虽然有遗憾,但小陈坦言,自己早已经习惯,“还记得初到硅谷的那个春节,当时留学还不到半年,没有完全适应美国的生活,我格外想家。我特意定了美西时间早晨六点的闹钟,国内大概是晚上十点左右,我早早起床和爸妈打了一通视频电话,和他们说了句‘新年快乐’。记得爸妈非常惊喜,笑得合不拢嘴,但我由于刚刚起床,又独自一人,所以笑着笑着就哭了。”
小陈回忆道,挂断电话后,自己本想睡个回笼觉,但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了,“我脑海里一直回忆国内过年时的场景。我家过年一直是四个人,爸爸、妈妈、外婆还有我,虽然人不多,但年味很浓,他们三个总会在除夕做几道拿手菜,而我只负责吃。吃完年夜饭后,就是当天的重头戏——边看春晚边打麻将,其实我们家平时不玩这些,只有到过年时才会把麻将找出来,外婆90多岁了,打麻将速度很慢,但总是赢得最多的。”
留学的第一个春节,小陈来硅谷已有半年,但直到那天晚上,她才对一万多公里的距离、16个小时的时差,有了切身体会,“当时我住的地方,窗外很多人在放烟花,我拍了视频发在一家三口的群里,但没人回复我,他们早已入睡。”
在硅谷的第三个春节
忙碌与期待
小陈说,前两年的春节,朋友圈里天天有国内的朋友、同学晒各种聚会、美食,相比之下,自己每天一边上课一边煮面,有点点心酸,但今年总算能吃到正经的年夜饭,“我决定把思念化为食欲,这次相约做年夜饭的小伙伴们厨艺都很棒,我很期待。”
小陈说,好几位同学的爸妈特意来硅谷一起过年,“羡慕肯定会有,但我外婆吃不消长途的舟车劳顿,爸妈更不放心外婆一个人在家,所以他们三人依旧像往常一样过年,‘三缺一’,少了我。”
哪怕除夕再热闹,对于大多数留学生来说,不过是普通的一天,过完这一天,小陈又要马不停蹄投入忙碌的毕业季中,“最后一学期了,有两门课要上,还想学点新东西。”
5月份毕业后,小陈将留美工作,“是当程序员,对我来说挑战还是蛮大的,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适应全英文的工作环境。记得之前实习时,6人小组居然集齐了中国、印度、韩国、美国、意大利五国人,不知道接下来正式的工作生活会是如何,很期待。”
望着天上的烟花,小陈也许下了自己的新年愿望,“希望新的一年好好赚钱,等到2026年,可以带爸妈来美国看世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