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c0005版:潮新闻·春节特刊·岁新

为乘客提行李、指路、找东西、送祝福、宣传反诈……

穿着玩偶套装,“东哥”累并快乐着

郭正东扮演“杭小智”,进行反诈宣传
郭正东在给游客指路

  春运进行时,在杭州东站,有一群穿着马甲的“东哥东姐”义警队成员很忙碌:为负重的乘客提行李、为晕头转向的乘客指路、为丢东西的乘客找东西进行反诈宣传、为新春送福等。

  浙江工商大学学生郭正东就是其中的骨干志愿者,今年19岁的他参与志愿服务已经12个年头。做公益对他来说,是付出,也是收获,早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个寒假,他几乎每天都在参加志愿活动,春节依然不休息。

  7岁开始志愿服务

  全家人都爱心满满

  当记者来到火车东站,拨打郭正东的电话却无人接听。因为他正在火车东站出发层,穿着一身玩偶套装,扮演成杭州警方反诈动漫形象“杭小智”,进行反诈宣传。

  “玩偶服特别重,穿上衣服后,需要两个人一起把头套抬起来罩在我的头顶上。”结束三个多小时的志愿服务后,郭正东的脖子有点酸,“但整个志愿过程,我感到很高兴,很多旅客和我握手,我希望他们都能顺利回家过年。”

  郭正东是浙商大法学院的大一学生,从7岁开始,他就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草长莺飞时,全家参加地球无痕行动,在爬山途中捡起散落的垃圾,维护景区卫生;夏日炎炎,他们走进建筑工地送清凉,为工人们送去解暑茯茶;开学前,他就用攒下的奖学金买书本、文具,寄往偏远山区;新春之际,一家三口走进工疗站,陪孤寡老人过年……

  2020年,还在上初中的郭正东加入了“东哥东姐”义警队。即使在紧张的高中阶段,他也积攒了超200个志愿小时数。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郭正东是住校生,周末回家,就算每周不间断,花一个下午做志愿者,每次累计3个小时,也要花上66个周末,近一年半的时间才能积累200个志愿小时数。

  记者采访时,遇见了郭正东的妈妈,她正在火车东站等儿子做完反诈志愿活动,一起回富阳老家。

  往年春节,郭正东都会从老家回杭州做志愿服务,去年年初三,他和妈妈在龙翔桥地铁站为游客们指引方向,一站就是四个小时,双脚都冻麻了。今年春节,母子俩依然要一起做志愿者。

  志愿服务充满新鲜感

  在帮助他人中收获更多

  在郭正东看来,志愿服务不是一件苦活、累活,反而充满了新鲜感,“你会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从他们身上了解到不同的故事,锻炼各方面的技能。”

  今年元旦,郭正东在杭州东站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客做引导、提行李……还帮助了两位来自西班牙的年轻人,替他们寻找遗失的钱包,为没吃中饭的他们推荐了一家饭店。

  郭正东记得一位中文名叫包子(Bohersh)的外国乘客想找一家面店。“我推荐了兰溪手擀面,并为他点好了餐,实打实锻炼了口语。”他笑着说,“在聊天中我了解到,这次他来杭州参加朋友的婚礼。”

  郭正东告诉记者,他在义警队有一位好朋友——留学生韩非非,她曾在火车东站丢了手机,志愿者帮忙找回后,她自告奋勇地成为了一名“国际东姐”。

  “非非在杭州学习中医药,非常热爱中国文化,我便主动当她的导游。”郭正东带韩非非去看市民中心的灯光秀,为她讲解杭州的风土人情与中医药历史,他希望让更多非非这样的外国友人爱上中国。

  位于凯旋路137号的弯湾洗车行是一家特殊的洗车店,员工有着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郭正东也经常前去爱心帮扶,和他们建立了很深的情谊。去年春节,他用赚来的两千元稿费,给他们送去了围巾、自制的贺卡。其中一位男生紧紧地握住他的手,“他没有说话,给了我一个灿烂的笑容”。

  郭正东想在新的一年多看法律方面的专业书,“我想做一名国际志愿者,所以我还在学外语,希望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钱江晚报 潮新闻·春节特刊·岁新 c0005 穿着玩偶套装,“东哥”累并快乐着 2025-01-28 钱江晚报2025-01-2800007;钱江晚报2025-01-2800009;钱江晚报2025-01-2800008;钱江晚报2025-01-2800018 2 2025年01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