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年终奖、压岁钱怎样“钱生钱”
“春节档”理财产品收益最高达6%
本报记者 许伊雯
![]() |
![]() |
春节到了,近期大家在忙着购置年货、筹备团圆饭时,过年期间的理财规划也被提上日程。辛苦攒下的每一分钱,怎样在节日里实现“钱生钱”,成了众多人关注的焦点。
记者发现,当前银行、理财子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纷纷推出“春节档”专属理财产品。这些产品多以中短期固收类低风险产品为主,投资期限集中在3至12个月。从已披露业绩比较基准的产品来看,收益区间差异较大,最高上限可达6%,最低下限则为1.5% 。
业内人士分析,春节期间,不少家庭手握闲置资金,投资者理财需求攀升,理财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并且投资者更偏爱风险较低、流动性较强的产品,像货币基金、短期银行理财等,以此保障资金安全,收获稳定收益。
投资者各有选择
理财方式多样
在杭州打拼的上班族小李,年终奖是其每年重要收入。以往,他都把年终奖放在银行活期账户,图个取用便捷。但今年经朋友推荐,他开始留意银行理财产品。一番研究后,小李选定一款交通银行的“春节档”理财产品。该产品最低持有14天,业绩比较基准为4.02%,风险等级中低。他把一半年终奖投了进去,剩下的留作过年消费和日常开支。
小李坦言:“以前没怎么关注理财,钱放在活期账户里收益太低了。今年想尝试一下理财产品,希望能让年终奖多一些增值。”
而在国企工作的张女士则较为保守。她一直觉得银行存款最安全,每年都将年终奖存为定期存款。今年,经银行工作人员介绍,了解到大额存单利率比普通定期存款更可观,便将年终奖全部用来购买大额存单。
张女士表示:“我比较注重资金的安全性,大额存单不仅利率相对较高,而且有银行的信用保障,让我觉得很放心。”
值得一提的是,临近春节,不少中小银行为吸引储户,开启高息存款“揽储模式”,回归大额存单发行。浙江某农商行于1月15日、17日、27日推出的3年期大额存单,20万元起存,利率高达2.4%,一经推出便引发抢购热潮 。
同花顺数据显示,1月13日至1月19日,银行理财市场共新发人民币理财产品997款,环比增加97款,这已是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连续两周增长。业内人士称,2025年春节专属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上浮10个基点以吸引投资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业绩比较基准并非实际收益率,且年后理财规模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恐难持续。
合理规划
重视理财安全与流动
对于过年理财,专家也给出不少实用建议。资深理财顾问王女士表示,过年期间投资者要依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挑选合适理财产品,“保守型投资者,建议优先选择银行存款、国债这类低风险产品;稳健型投资者,可考虑中低风险理财产品;激进型投资者,可适当配置股票型基金、股票等产品,但务必把控好风险。”
她还提醒投资者要合理规划资金,切勿把所有钱都投入一种理财产品,“可采用分散投资法,将资金分配到存款、理财产品、基金、保险等不同资产类别,降低投资风险,实现多元化资产配置。”
“投资者还需关注市场动态和银行政策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策略。比如,美元走强时,可考虑投资美元理财产品获取更高收益。同时,留意银行优惠活动和降费政策,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王女士补充道。
此外,专家提醒投资者要留意理财产品的募集期和到账规则。部分银行理财产品从发售到结束有募集期,此期间资金按活期计息,封闭期后才按相应收益率计息。同时,春节期间金融机构业务办理时间有调整,投资者需提前了解,防止资金到账不及时影响理财收益。
对于有娃家庭,压岁钱理财也是热门话题。业内人士建议,可根据孩子年龄和实际情况选择理财方式。年龄较小的孩子,压岁钱可存入银行儿童专属账户,或购买教育金保险;年龄较大的孩子,则可引导他们学习理财知识,参与压岁钱理财规划。
过年是资金增值的好时机,但投资者挑选理财产品时需保持理性,充分了解产品特点和风险,结合自身情况合理配置。同时,预留一定流动资金,以备春节不时之需。愿大家都能通过合理理财规划,让财富在新春实现增值,度过欢乐、富足的春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