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没回家的杭州消防员——
妈妈的味道陪伴左右
家,就在咫尺
![]() |
黎贵冬和队友展示老家的腊肉和香肠 |
“这是我老家寄来的包裹。”去值班室领取快递时,杭州萧山区亚运村消防救援站消防员黎贵冬难掩喜悦。
当值班消防员把一个“方便面纸箱”的包裹递给黎贵冬时,他边走边举着包裹亲了亲。“这是爸妈寄来了香肠,收到香肠就是过年了。”22岁的黎贵冬说这话时,开心得像一个小孩子。
蛇年春节,是黎贵冬第三个不回家过年的春节,也是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给他寄香肠的第三年。
黎贵冬的老家在四川大凉山,杀年猪、香肠和腊肉是老家过年的仪式感。“以前在老家,我会帮着妈妈一起做香肠的。”
大概一个多月前,黎贵冬的爸妈打电话告诉他,家里养的年猪要提前杀了。“他们知道我今年又不回家过年了,就提前做了香肠和腊肉,要寄给我,让我能在杭州感受家乡的滋味。”黎贵冬本想拒绝,但电话里他没说出口,因为实在很想家。
原本消防站今年给了黎贵冬回家过年的名额,但有同事家里遇到了些事要处理,他就把名额让了出去。“我是站里的班长,关键时候总要多承担一些。”黎贵冬说,虽然很想家,想家里的年夜饭,想着面对面给爸妈红包,但他同样愿意帮一起赴汤蹈火的兄弟多分担一些。
家里知道黎贵冬的决定后,也都挺支持。“弟弟,你安心工作,家里过年我和你嫂子都会料理好的。”黎贵冬的哥哥比他大两岁,已经成家了。他哥哥告诉他,不用为家里的事儿操心。
“整整一大包的香肠和腊肉,是爸妈沉甸甸的爱啊。”
亚运村消防站里,有不少来自四川大凉山、贵州、云南的消防员,他们的年纪刚刚二十出头。只要有队员收到老家的特产,大家都会叫上同事,一起打开,并举着特产拍照。“我会把这些照片发给爸妈,让他们放心,让他们知道我们在站里的生活过得很不错。”朱加木说。
除夕的年夜饭,年初一到年初三的正餐,消防员们还会轮流用这些来自家乡的特产和食材做上几道家乡菜,大家一起品尝。
“我第一次做炒香肠的时候,还给妈妈打了快一小时电话请教做法呢。”黎贵冬说,虽然与家人远隔千里,但有这些家乡味道的陪伴,似乎家也近在咫尺了。
“杭州也是我的家,我们在守护中过年。”消防员朱加木说。
当然,除了收到父母和家人寄来爱的包裹外,消防员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家人的爱。
朱加木把单位工会发的年货礼包,寄给了家里,还给家人买了新衣服和新鞋子。
黎贵冬则笑了笑,“打钱最实在,我给爸妈发了一个大大的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