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b0011版:潮新闻·春节特刊·团圆

前往俄乌边境寻亲,在西湖边吃年夜饭,回湖南老家祭祖

新杭州人曹谨浩的万里团圆路

2025年1月,曹谨浩一家在湖南汩罗老家再次团圆。
2025年1月,曹谨浩的姑妈一家来到杭州,游览西湖。
2024年6月,曹谨浩(右四)远跨万里来到俄罗斯,与姑妈一家人相见。

  曹谨浩的2024年,奇幻而圆满。

  2024年4月,他凭借从湖南汨罗老家找到的几张照片、一个俄语地址以及自己的满腔热切,开启万里寻亲——上世纪60年代,姑奶奶曹月辉和她的俄罗斯族丈夫亚历山大,带着一双儿女从新疆西去前苏联,随后是漫长的杳无音信。在俄乌边境,穿越战火线,他实现第一次团圆,感受到战争的风云变幻和命运的忧苦悲欣。

  2025年1月,在工作地杭州,他迎来第二次团圆:姑奶奶已逝,但姑妈、表哥、表嫂,带着3个侄子侄女来看他。最终,他们一同回到原点、杭州千里之外的湖南汨罗老家,至此,这段难得的团圆,在岁末迎来温暖尾声。

  2025年1月,曹谨浩一家在湖南汨罗老家再次团圆。

  西湖边的家宴

  自3岁时随父母离开中国、移居前苏联后,这是曹谨浩姑妈娜塔莉亚,第一次回到中国。

  1月9日晚上,家宴在西湖边一家老牌酒楼展开。娜塔莉亚一家点名要吃中国烤鸭,当师傅推着油亮酥脆的烤鸭上场,开始片皮,这群外国客人纷纷掏出手机拍照。

  饭桌气氛其乐融融。表哥是“吃货担当”,不停询问食材的名字、做法。两个小朋友乖巧安静,只在最后提出,自己还想再来一盘卷饼包蔬菜。末了,娜塔莉亚举起酒杯,一句俄语的“祝你们幸福”,万般情绪尽在不言中。

  杭州与上海的行程,让娜塔莉亚一家大为震撼。在杭州,他们泛舟西湖,游览了三潭印月,看到了新亚速斯克家中那幅褪色风景画的现实图景;而在上海,当游船穿过黄浦江边的旖旎夜色、灯火璀璨,孩子们兴奋地在船上跑来跑去,娜塔莉亚先是兴奋拍照,冷不防哭了。她说:“这跟我在电视上、影片里看到的中国完全不一样。”

  在场的人无不沉默。曹谨浩猜,那一刻,娜塔莉亚也许想到了她的妈妈、自己的姑奶奶——曹月辉。曹月辉一直幻想着,女儿能和她一起来到中国,但2019年,82岁的她在异国病逝,没能亲眼看看中国迎来繁华盛世。

  顿河畔的相见

  “河边被水浪冲击的鹅卵石形成了一条灰色的曲岸。再过去,就是微风吹皱的青光粼粼的顿河急流”——大约一个世纪前,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创作了反映顿河哥萨克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近百年后,曹谨浩来到同一片土地上。

  失联22年,语言不通,俄乌边境战火……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让这场寻亲不仅困难重重,还希望渺茫。但一种信念感驱使着他。

  2024年6月,曹谨浩终于远跨万里来到俄罗斯,在顿河畔罗斯托夫与姑妈娜塔莉亚、叔叔阿廖沙、表哥亚历山大·萨沙、表姐艾琳娜以及小叔子弗拉迪克相见了。

  这一趟,叔叔阿廖沙带来家里所有的大相册。从黑白到彩色的照片,讲述的是曹月辉一家人的经历,也是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一段段历史。

  上世纪60年代,曹月辉和她的俄罗斯族丈夫亚历山大带着娜塔莉亚和阿廖沙从新疆西去前苏联,先后落脚在哈萨克斯坦和北高加索山区的小城涅温诺梅斯克。北高加索山区是前苏联的重工业和石油天然气生产重镇,在涅温诺梅斯克,曹月辉有自己的工作,亚历山大也成了油气管线的电焊工。他们一家在涅温诺梅斯克一待就是10年。

  1973年前后,一家人前往土库曼斯坦,亚历山大在沙特卢克气田修油气管道,曹月辉随行。彼时中东局势动荡,引发两轮油价暴涨,前苏联靠着石油天然气出口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曹月辉和亚历山大的生活水平也水涨船高。

  又是10年后,已奔忙半辈子的两人选择在乌克兰亚速海边的新亚速斯克买房安家。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将要度过余生的地方,会在1991年,也即前苏联解体后,被划归乌克兰,他们积攒起的所有家当,被时代的车轮碾成一沓废纸。

  他们更不知道,更久之后,俄乌将在这里爆发冲突,相互仇杀。

  故乡汨罗的团圆

  在前往新亚速斯克的一路上,曹谨浩依然能看到战火燃烧的痕迹——被冻结的乌克兰,破败的墙垣,建筑上残留的密密麻麻的弹孔。

  曹月辉家所在的新亚速斯克,距离马里乌波尔仅40公里。2022年2月24日,俄方两艘油轮从亚速海上逼近乌克兰马里乌波尔,双方打响第一枪,并在这里惨烈巷战。

  新亚速斯克在俄控顿涅茨克战区,幸运的是,冲突真正发生的时候,俄军快速突破边境之后,是在新亚速斯克和马里乌波尔之间的平原地带交火,曹谨浩亲人一家幸运地躲过了火线。目前,战线离新亚速斯克已经有100多公里远。

  1月,寒冬里的湖南汨罗,为了欢迎万里而来的异国一家人,喜庆的鞭炮早早备下,人群挤满古老的长街。当车辆缓缓进镇,娜塔莉亚先是一懵,亲人热情的呼唤和拥抱,瞬间淹没了她。当走进曹家老宅时,娜塔莉亚的脸上,再次显现出不可思议的表情。她说,这一定是母亲第一次会叫妈妈的地方,她不敢相信,自己真的回到母亲曹月辉出生的地方。

  一起喝茶,一起拍大合照,一起看着庆祝的烟花升上夜空,曹谨浩也忍不住热泪盈眶,“这种独属于中国人的仪式,就叫团圆”。

  他记得,莫斯科时间2024年6月9日中午,他抵达新亚速斯克墓园,祭拜长眠于此的曹月辉和亚历山大。他把陶杯埋在了姑奶奶的墓边,又从这里带走了两个松塔。那时他便心想,或许有一天,还在世的乌克兰亲人可以去中国,他们一家人永远都能在一起。


钱江晚报 潮新闻·春节特刊·团圆 b0011 新杭州人曹谨浩的万里团圆路 2025-01-28 钱江晚报2025-01-2800006;钱江晚报2025-01-2800007;27292080;27292081;27292082 2 2025年01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