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
临时停火建议
或成折中方案
“目前来看,30天临时停火的实现可能,可以说完全取决于美国的态度。”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青年研究员苟利武告诉本报记者,30天临时停火建议很可能成为美国解决俄乌冲突的折中方案。
短时间内,美国对援乌问题态度突变,原因何在?苟利武指出,美国对援乌态度的转变旨在试探乌克兰的底线,以实现美国在乌克兰利益的最大化。美国因泽连斯基不配合而暂停情报等支持,这迫使乌克兰做出巨大让步,最终双方回到谈判桌上。美国的转变主要是为了让乌克兰更加明确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主导性角色。
苟利武认为,此次临时停火建议是在美乌双方之间进行,建议中并没有提及俄罗斯关切的任何条件,这意味着美国需要俄罗斯拿出配合的姿态作为交换,来保障停火建议的顺利落实。
“从停火建议内容来看,除了恢复情报共享外,并不涉及其他对俄不利条款,所以俄罗斯有理由接受美国的‘善意’安排。”不过,苟利武也提醒,如果俄罗斯不接受美国的临时停火建议,美国还可以适度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继续升级和延长俄乌冲突,这显然不符合俄罗斯的核心利益。
关于矿产资源开发,苟利武认为,乌克兰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已经作出积极表态,“因此,美乌矿产协议最终签署的可能性非常大。”
苟利武分析,美国觊觎乌克兰矿产资源,是要以矿产之名为长期介入乌克兰事务创造机会。
本报记者 肖暖暖 汪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