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1版:人文·文化新闻
3  4  
PDF 版
打工潮中,父母缺席乡村教育
贫困不那么刺眼了
环境变了,教育的问题也变了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和十年前比
贫困不那么刺眼了
  黄谷阳光村的“建国希望小学”,校名是巴金题的,这里原来的校舍早已破旧不堪,上海一个热心人捐献了20万元,加上县乡财政支持,建成了这所希望小学。这是一所完小加幼儿园的学校,共有249名学生。校长说这里不缺老师,“按照1:22的师生比例,我们老师名额还有得多哩。”在农村教了30年书的郑校长说,学校现在缺的是音、体、美这类小科目的老师,还有英语老师。虽然国家教委几年前就要求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上英文课,但学校之前没有英文老师,就没给孩子们开课。去年新分了一个22岁英语专业毕业的女教师到希望小学,下学期就可以按国家教委规定从三年级开始把英语课开起来。

  记者十年前来过这里,当时黄谷还是一个乡。现在与十年前相比,“贫困”二字似乎已不那么刺眼。虽说孩子们还坐在四面透风的教室里上课(我们进山那天是零下五度),可是门窗都还齐备,“我们平时上课都是开着门窗的,你们来才把北面的窗子关上了。”一年级班主任小杨老师笑嘻嘻地说。一、二年级因为按新课标上课,特意配了彩电和VCD,都是外面的人捐的。学校唯一一台电脑,宝贝一样单独关在一个小房间里,但似乎只是为了接收上级公文而用,“不敢动它,怕坏了,”校长小心翼翼地说,看着我们劈里啪啦地敲击链盘他不停地眨眼睛。“也怕电太费。”整个学校上个月的电费是307元(包括了师生宿舍用电和晚自修用电),校长心痛地对大家嚷嚷说太浪费了,超标了,要节约用电。

  年轻教师在这地方是宝贝,全校13位老师,40岁以上老师占了一半多。可是小杨老师去年毕业刚来时因为用电没少挨校长训。“我房间里什么电器也没有,以前读书时养成了夜猫子习惯,睡得晚了点嘛,还有就是有一次学生晚自修结束后我忘记关灯了。”小杨委屈地说。我们还以为她要掉眼泪了,可她却绽开了笑脸:“现在我已经会早起早睡了。”可早睡有个问题,“半夜醒了起来上厕所,要跑下楼再穿过一个操场有点怕,”她笑笑说着。

  憨厚的教导主任吴老师是本地人,当然不会因用电问题而挨批评,况且他除了教书就是练毛笔字,不会晚睡晚起,也不会忘了关灯,每天临几页《董其昌千字文帖》是他最大的乐趣,教学大纲取消了毛笔字课让他很失望,有几个学生因为他的带动跟着他学毛笔字。吴老师还有一个爱好是看教学光盘,因为这里没有什么与外校的交流机会,出去培训也不大可能撞得上这样的大运,只有看教学光盘学习外面的经验,外地的经验总比这里先进些。

  从去年9月开始,省里开始实行“贫困生营养工程”,全县10%的贫困生可享受每天1元的营养餐费,建国希望小学条件比较差,比例提高到14%。学校就用这个给贫困学生做一餐一荤二素的吃,一个星期炒三次,共有49名学生享受到了这一补助。那天中午我们吃饭时,一个学生又哭又喘地跑到门口说:“吴老师,他们把我关在门外了。”原来每个享受营养餐的学生都必须去办公室先登记然后再吃饭,这孩子是专门负责登记的,却发现没有吃到营养餐的同学恶作剧把他关在门外不让他进门吃饭了。

  校长苦笑着摇摇头。“现在经济条件还是在好起来,我们这里没什么企业,没什么其他经济发展渠道,只有出外打工一条路,打工钱是有了点,可是家长都出去打工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越来越难管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