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是辛苦的,而张慧廉自大学起,从昆虫研究到水稻,40多年几乎都在搞科研。不苦吗?当然苦。
学昆虫学专业的张慧廉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城镇的工作,选择去湖南山区一个偏远的农技站。
有段时间,由于一种叫稻黑蝽的虫,当地水稻一直长不好。张慧廉照着书本上的方法防治,却不管用。于是,他决定好好观察研究稻黑蝽。“每年有半个月时间,我得每三小时观察一次稻黑蝽的生活习性,24小时不间断。”张慧廉对稻黑蝽进行连续观察,从它们迁入稻田到产卵、孵化,实验范围从室内到野外。就这样,张慧廉一观察就是两年。稻黑蝽都生活在山冲田里,为了能够找到典型的观察对象,张慧廉晚上得独自跑去山村外的深山沟。由于满清时代的起义,很多人死在那里,当地人到了傍晚都急着往外赶。“我却要在半夜三更进去,仅穿着裤衩戴着草帽,双手一把柴刀、一把手电筒,三小时进去一次。”张慧廉笑说。小时候练就的胆量在那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要做研究,自然要吃得起苦,不过我并不觉得这是苦,当研究出成果的时候,那种充实和快乐的感觉远远超过了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