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0版:每日新闻·市民
3  4  
PDF 版
像生机勃勃的毛竹 孩子们代表了新希望
回来想想还是后怕 出门打工的路真艰难
别让民工带着遗憾返乡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zjrbneirong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像生机勃勃的毛竹 孩子们代表了新希望
  从汪木清的家乡——安徽广德县东亭乡阳太山村回来已经两天了,但小山村带来的震撼却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复。

  阳太山村的现状让我意外,虽然还有泥泞的山路,破旧的平房,虽然半夜醒了起来上厕所,还要跑到田边的简陋茅厕,但,它并不如我想象中那么贫穷。在这个偏僻的山沟沟里,让我至今念念不忘的是几乎每家每户都安装了卫星接收器,甚至能看到香港凤凰卫视的节目。透过它,城里的生活和村外五彩斑斓的世界刺激着村民们的心灵。更重要的,他们产生了“走出去”的强烈欲望。

  确切地说,阳太山村是一个孕育希望,正在冉冉升起的村庄。因为和浙江安吉县毗邻,漫山遍野的毛竹带来了生机也带来了源源不尽的财富,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以毛竹粗加工为生。直到夜深人静时,我还能听到编织机编竹席的“哧嚓”声。

  汪木清的家在半山腰,她告诉我,其实越到山里,那儿的村民越富裕,小洋楼也是越盖越漂亮。因为深山里毛竹多,还有茶叶,“每年到采茶的季节都会有好多车子开到山里来买茶叶,照他们的话说到那买的才正宗。”

  阳太山村的村民们无疑是幸运的,因为大自然给予了他们最宝贵的财富,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着自己的生活。但,我们也看到,例如汪木清的小弟,这些村民们从事的仍是最简单的粗加工,一张建筑用的竹席,一般只能卖到6元,一家人辛辛苦苦从早忙到晚,只能维持生计。

  “父亲的一床竹席曾经卖出过200元的高价。不过现在不行了,机器编的竹席又快又便宜。”汪木清的父亲是村里惟一一个能手工编织精细竹席的人,汪木清的小弟是这门技艺的传人。小弟说,手工编织的精细竹席称得上是工艺品,结婚的时候买一床能管一辈子,缺的就是宣传。可怎么宣传?小弟说他不懂,他说这就是为什么他要让两个孩子上学的原因,尽管家里的日子过得再紧。

  阳太山村村民对教育的重视一再让我吃惊。他们宁愿不盖新房,宁愿日子过得紧巴巴,也要想方设法供子女读书。为什么要花如此大的代价来培养孩子,原因其实很清楚———对很多人来说,教育是改变命运为数不多的机会,而对于大山里的“汪木清”们来说更是如此。

  “我们是用力气赚钱,你们有文化的就用头脑赚钱。我们这辈子就是这么过了,反正能吃饱、穿暖就行,可他们下一辈不行啊。”这是汪木清小弟说过的话。是啊,经济的差距虽然可怕,但农村教育的忽视却更是致命伤。因为一时通不上公路,影响的可能只是一辈人的出行,然而孩子没有书读,影响的恐怕将会是乡村20年、30年的格局。庆幸的是,阳太山村的村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点,和山村生机勃勃的毛竹相比,这些正在求学的孩子们也许才真正代表了乡村新的希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