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狗年未至,老百姓看病难的新年命题已经着手破题。昨天在杭州召开了全省卫生工作会议,最振奋人心的消息是:从2006年开始,我省将继续大力推出提供最基本医疗服务的惠民医院。
看个感冒可以是6元,也可以高达400余元。去年年末,人民日报记者兵分四路佯称“疑似感冒”,分别在济南、福州、上海、江西九江的几家医院求诊。结果看病价格十分悬殊。其中有个原因是提供的医疗服务不同,比如用高档药、做详细检查,费用与只提供基本用药的相差数十倍。省卫生厅厅长李兰娟在工作报告中指出,下一个五年计划在“加快卫生强省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同时,将着力减轻群众看病负担,为浙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有力的卫生保障。
健康指标
位于全国前列
目前,我省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5.99岁,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孕产妇死亡率从2000年的19.59/10万下降到2005年的12.92/10万、婴儿死亡率从15.5%。下降到7.04%。。农村自来水覆盖率达到88%,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9%,人群主要健康指标和农村卫生指标均位于全国前列。
“农村卫生工作不断加强,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框架基本建立,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和能力显著提高,卫生科教和信息化快速发展,中医药继承和创新再上新台阶,覆盖城乡、功能健全、中西医并重的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李厅长在报告中指出。
惠民医院变脸
平抑基本医疗服务价格
在湖州打工的云南人李宗法去年在湖州惠民医院接受了急性阑尾炎切除手术,医药费、住院费一共花了2370元。在付款出院之后,他凭自己的外来务工凭证,在惠民专窗拿到948元救助款,直接享受到优惠。像这样不同程度减免医疗费用的惠民医院,我省的地市均已建立了1~2家。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惠民医院医疗服务的可及面和受益人群将大大扩大。而这样的服务机构将摆脱“以药养医”的模式,在卫生部提出的改革新思路下,探索以公共财政为主、多方筹资经营的费用保障机制,最终实现“收支两条线”管理。
“公立医院提供惠民服务方向是,因病施治、合理检查、规范治疗、合理用药,用好每一分钱,同时,医疗服务的质量不能降低,服务态度不能改变。”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徐伟伟说。
三百专家长驻乡村
不出远门替农民省钱
杭州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张竹君半个月前被派到富阳第三人民医院做4个月的驻乡医生。闻讯而来的疑难病人真不少。张医生碰到怀孕5个月到医院做孕检的吴琪芳。小吴跟着丈夫来富阳打工,经济不宽裕。怀孕5个月来,只做过一次检查。
“B超检查,肚子里的宝宝是两个头。开始我还以为是双胎,仔细看了一下才发现原来是一个双头婴。这样的孩子基本上是无法分娩的,即使能生出来,大人和孩子都受罪。”张医生说。城里来的专家一眼看出了大问题,小吴就不用跑城里的大医院了,费用省了,也及时避免了分娩危机。
2006年以后,像张医生这样的城里大医院派驻的医生将每年有三百余名,长年坚守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可切实提升基层卫生人员的业务水平。
看病瘦身
一年节省29亿
2005年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参加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已达100%,中标药品总值占临床用药比例达80%以上;同时,还开展了各类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工作;实施药品“顺加作价、差别差率”的作价政策,全省的药品加成率从2003年的65%下降到2004年的42.17%,仅2004年,为群众节省药品费用达29.48亿元。去年,我省开展医疗服务价格成本测算,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实行服务项目统一管理,规范了医疗服务收费,使看病费用更趋合理。
所以,2006年,一系列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医疗收费的监督管理力度也将加强,患者看病过程中将感受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带来的实惠。 本报记者 谷伊宁 本报通讯员 王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