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仁华
一场不期而遇的大雪,把古老的徽州大地装扮得分外宁静和庄重。一路行来,一张张热情而自豪的浙商脸孔,让我们难以忘怀。曾经的徽商故里,如今浙商“安营扎寨”,不得不让人们感叹时空的变幻莫测!
数百年前的徽商,实力之强,名号之大,何等辉煌。拨开历史的烟雾,当今江浙大地上,还留下多少以徽商姓氏命名的街名、村名、店名。可以想象,当年多少徽商沿着新安江而下,走南闯北,功成名就。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今天的浙商,一如当年的徽商,循着商机,离乡背井,四海为家,靠自己闯出一番事业。所不同的是,今天浙商闯荡的地域更开阔,人数也更为壮观。
有人说,我们此行是徽商与浙商在不同时空的对话。但在我看来,我们是向徽商学习去的。不说新一代徽商的重新崛起,昔日徽商的精神和文化更犹如巨人站在历史深处,浙商还只有仰望的份。自明至清,徽商兴盛数百年。其中鲍家历20多代、400余年而不衰。打破了人们常说的“富不过三代”的定律。可浙商的“基业长青”才刚刚开了个头。
面对近年来从未有过的经营困难,浙商进入了转型之年,进入了大浪淘沙的时代。一年来,多少浙商品尝着创业、守业之艰辛?又有多少浙商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有人倒下了,有人即将倒下,当然更多的人站着,也有比过去活得更好的。
一年来,多少浙商在反思自己走过的路。在各种荣誉面前头脑发热,盲目投资,最后咀嚼苦果的还是自己!粗放经营,高投入低产出,一味拼成本,难以为继;污染环境,忽视员工利益,将日益为社会所不容。做大企业,首先是要做长企业,和谐发展。
100多年前,当现代市场经济之西风东渐,身无分文的浙江宁波、绍兴等地农民,投亲靠友,到上海讨“生活”。正是这些农民,日后成就了名震中外的宁波帮和“江浙财团”。
改革开放后,浙江“草根”再次崛起,从温州人开始辐射到全省范围,成为今天蔚为壮观的浙商群体。沿海的区位优势和浙江深厚的商业文化,注定浙商成为市场经济时代的蛟龙。学而知不足,科学发展,假以时日,超越昔日徽商,是可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