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1版:人文
3  4  
PDF 版
· 嵊州马善军:每次回乡就急,人怎么越来越少
· 回乡,回乡!
· 一次次回乡 大学生8年写成村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次次回乡 大学生8年写成村志
  横路坑村(今分里、外横两村)位于嵊州市谷来镇西北部,距嵊州城40公里。全村长4公里,称“十里横路坑”,民居星星点点分布在地无三丈平的山湾山坳之中,沿溪顺道而居,依山傍水,秀气迷人。

  细雨靡靡中,我和马善军走在横路坑村村道上。路上人很少,偶尔走过一两个人,马善军都认识,年纪大的他叫“婆”,年纪小的则叫他“哥哥”。在杭州广播电视大学读书到工作,马善军离开家乡五六年了。由于路上来回要六个小时,除了黄金周长假和寒暑假,马善军一般很少回家。但对村里的事他依然了如指掌。他的爸爸妈妈生活在这里,从小到大他生长在这里,读书工作后来来往往,积累起来,都是无法忘却的记忆。

  横路坑村有两样特产:茶园和竹林。茶园661亩,竹园967亩,林地1886亩。村民的收入主要就靠卖茶叶和竹制品。沿路看过去,家家户户屋檐下都堆着一捆捆竹丝。

  我们沿着溪流往村里走,村道边两个老太太正在扎一把把竹丝,一把2毛7分钱,一天下来最多做200把。马善军管老人叫“婆”,用土话和老人说,“婆,你张张看照相机里有你。”村里一般年轻人出门后,对村子陌生得很,除了同年龄的伙伴,很少认识其他人。马善军因为这几年编村志,调查访问过村里好多人,所以大家都认识他。两位编扫帚的老太太因为马善军的介绍,对我们很客气。

  再往里走一点,溪边还有一幢盖得挺气派的庭院,马善军说,这一家是比较有钱的,在外地做生意,转销村里做的竹制品,比如簸箕、扫帚、工艺品等。现在他们应该不在家里。庭院一角是一个家庭作坊,邻村几个雇来的工人正在捋竹叶,把竹丝扎成一把一把的扫帚。主人果然不在家,家就交给亲戚朋友管了。

  房子不密集的村路边有一堆灰烬,依稀可看出烧得是草席等物。人死后把遗物烧给他是横路坑村一带的风俗。马善军感慨,看来村里又有老人过世了,人口越来越少。年前马善军看过村里户口登记,去年没有一个人在村里落户,户口迁出去的倒有10个,然后出生数只有1个,死亡5个,“按这种速度计算,我们村50年后大概只有30到40人了。”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农村人口流动这个趋势,“有近2亿农民由于劳动就业的流动以及行政区域变化,实际上已经不住在农村了,这个过程今后还会继续下去。”这近2亿的数据就是汇集了横路坑村这样的状况吧。

  从马善军家出来走三里路就到了他小学老师马纪源的家,他编的《村志》正让老师在核对修改。马纪源老师收藏了很珍贵的《马氏家谱》,分别是光绪时期和民国时期编撰的。曾经有人上门收购,马老师拒绝了。当我们想看看“家谱”时,马老师很痛快地从楼上搬了下来。马善军对这套家谱也很熟悉,他写村志中很多历史都是从这些家谱中查的。

  老师退休了,马善军读过的小学也合并到中心村,只有校址还空在那里,上面有一块横幅挂着“杭州广播电视大学社会实践基地”,马善军去年暑期曾带着学生来这里社会实践。今年依然打算带一帮想了解农村的学生来。“我是这里长大的,这里的一切都很熟悉。”

  看完家谱,马善军拿出了他编的《村志》,是电脑打印稿,内容十分详细,记录了横路坑村的地容地貌、资源、人口、风俗、文化教育、交通电信、工商副业、村民生活、经济收入等,数字和信息非常详细,恐怕没有几个农村能拿出这样一本内容完善的《村志》。作为一个村的记忆,也许50年后它将成为珍贵的参考资料。

  山上一茬一茬的茶,是马善军特意提到的特产。他撑着伞挤进湿漉漉的茶树丛,没发现有新芽长出。

  “以前村里周围山上有香榧树,很多。当时香榧没人要,茶园效益好,就砍了种茶。现在反而茶效益不好,香榧贵。再种也来不及了。一棵香榧长到结果,要10多年。”马善军对村里发展史的得失很是清楚,“山上有些村当时没砍香榧,现在就日子好了。以前茶园效益好,都是山上的人往山下嫁,现在我们山下的人常常要去山上帮他们摘香榧。”现在村里陆续又开始种香榧树了,路边可见到一排排树苗。

  “如果有人愿意到我们村开发,我一定替他和村里牵好线。”马善军说的时候眼睛亮晶晶的,很热忱,很期待。

  ■本报记者 王玲瑛/文 陶玉其/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