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1版:人文
3  4  
PDF 版
· 嵊州马善军:每次回乡就急,人怎么越来越少
· 回乡,回乡!
· 一次次回乡 大学生8年写成村志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回乡,回乡!
  ■本报记者 杨霞云

  

  阳春三月,我们的脚步再次奔向田野。

  跟以往的下乡不同,这一次,我们回乡。

  走在记者前面的归乡的农家子弟,脚步显得格外轻快。李敖说“近乡情更怯”,那是他睽违故乡已久。而回乡的农家人,却是“近乡情更切”,更何况这一次,为自己心系的村庄每一个人都怀揣了满满一肚子的主意。

  本报策划推出的“新农村的文化设计”大型社会互动实验,令我们接触到这么一群新农家子弟:他们是农民的后代,却疏离土地已久;他们住在钢筋水泥的都市,却隔不多久就往农村跑;他们在享受城里便利的交通设施时,眼前会浮现村子里那条坑坑洼洼的小路;逢周末他们送孩子上钢琴课时,多半会想起村里的小孩这时可能正帮爷爷奶奶喂猪呢……

  农村的现状一直揪着他们的心,是他们心底最无奈却最真切的痛。他们关心村子里的一举一动,关注中央省里的相关农村政策,中央一提出“新农村建设”,他们的神经就高度兴奋。看到本报“新农村的文化设计”,正是他们的电话让本报热线不断升温。电话里,他们兴奋地跟记者讲他们的村子,毛竹林、小溪沟;仿古画、农家乐;能画善写,放下锄头拿起画笔的村民画师;心灵手巧,人人会剪一手好窗花的村妇……最后,他们不会忘了盛情相邀:到我们村看一看吧,帮我们村也设计设计吧!

  这些已在城市落脚的农家子弟的热情和责任感染了我们,也感染了社会各界。我们的灵感由此而发,在推出多个村庄文化取样后,在散布于全省各地的特色村庄继续源源不断地进入我们的视线时,跟随这些在城市居住多年的农家子弟回家,看看他们牵挂的村庄,听听他们对家乡的质朴设计和美好展望,难道不正是“新农村建设”的一次极好的人文行动吗?

  新农村新在哪里?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温铁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最终要新在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上。”而现居城市的农家子弟则是这个城乡互动链子上很特殊也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农民的后代,他们对土地有一种天然的难以抹灭的感情,他们比城里人更希望农村发展富裕,更愿意从细节处喜见农村的一点一滴的变化。这种质朴的情感,以及极有可能由此引发的任何改变、改造农村的行为,都将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星星之火。

  星星之火,已经在这次回乡的行程中被点燃。同时被点燃的,还有随同他们回乡的本报记者、旅游文化等社会各界人士对于新农村的感情,并不熟悉的农村因了这次回乡的特殊意义有了一道特别的风景。

  回乡,了却一段牵挂,滋生一种责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