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6版:代表委员
3  4  
PDF 版
· 韦钰:部长博客第一人
· 朱永新:自办网站力倡“新教育”
· ●简介
· ●提案
· ●提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韦钰:部长博客第一人
  热心支持网络建设

  谈到自己和网络结缘的时候,韦钰说:“我1979年在德国留学时就开始接触计算机了。”自那以后,她便与网络紧紧连在了一起。

  对中国教育界和网络界来说,1994年1月8日是个不平凡的日子。这天是个星期六,当时的国家计委科技司负责人找到韦钰,提出支持高校建立一个全国性的教育科研网。

  韦钰当时从东南大学校长升任国家教委副主任不久,因长期进行电子学相关研究,她深刻地了解互联网对教育和科研即将带来的影响。因此,对于通过高校迅速建立起一个全国性的互联网框架的设想,韦钰十分支持。1994年8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复“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项目建议书”。

  在教育部和国家计划委员会联合支持下,依靠清华大学等十所高校为核心建立的中国教育与科研网(CERNET),如今已经覆盖了国内大学、教育机构、科研单位共1600多个,拥有2000多万个上网用户,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平台。

  个人博客的先行者

  对很多人来讲,博客还是个“年轻而时尚”的事物。出现委员博客和代表博客是今年两会的新鲜事,而建立个人博客的韦钰是他们中的先行者。“这是我学生们的功劳。年轻人接触新事物较快,他们在博客刚出现不久的2004年底,就把我的一些文章贴到了我们建的汉博网(www.handsbrain.com)上,这网的名字是我取的,意思是要手脑并重。由于一直很忙,也因为开始时对博客不熟悉,我真正自己打理博客,是从2005年1月开始的。”

  韦钰的研究工作极为繁忙,但她对于博客的整理和回复十分认真:“博客上的每篇文章和回复都是我自己写的,每个字都是自己敲进电脑的。我平时很忙,虽然退居二线了,但每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会尽力回复留言。有些留言,一直想回,但找不到时间。”

  韦钰说:“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会选择些与自己的研究和事业相关的留言先回复。多年的教学经历和10年在教育部门工作的经历,使我一直非常关心和热爱教育。我想为中国教育做些切实的工作,如对儿童情绪的关注和研究,而不是理念的探讨。”

  把教育忧思写上博客

  “目前的基础教育状况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热情在儿童时期已经被消磨殆尽。”韦钰把她对中国教育的忧虑写在了自己的“博客”上。

  3月4日是十届全国政协四次会议分组讨论的第一天,教育问题成为委员们讨论的焦点。上午的讨论一结束,韦钰急忙发布新“博客”,并对网民留言说:“这两天我在参加全国政协的年会,为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草拟了以下的大会发言,希望听到大家对科学教育的建议。”

  韦钰的发言题目是“从娃娃抓起,提高国民素质,培育创新文化”。她建议,在中央确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以后,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应该认真研究落实的途径和措施,不能只采取一些表面的、急功近利的措施。应当加大对教育科学研究的投入,提高教育科学研究队伍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科学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订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从幼儿园开始设立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把科学课列为小学的核心课程;进行我国科学教育改革时,需要学习国外的经验,但不宜直接引入教材,要把国外的经验吸收在中国的文化环境里,加以改造和发展。

  韦钰的“博客”立即吸引了网民的热烈回应,追贴数量节节攀升。

  韦钰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博客”为所有的人提供了平等发表意见的空间,她喜欢这种民主的单纯的方式,也希望和网民争论问题。“我的年龄已不适合我再进行什么科学研究,但我很高兴找到‘博客’这种形式,把自己的知识回馈社会,这是一种快乐。”

  的确,沟通不仅使她更快乐,也使她更有魅力与活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