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感言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没有创新,新和成的今天难以想象;没有创新,企业就没有活路。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柏藩
创新成果
1991年,新和成解决了当时生产新型广谱抗菌素必需的一种医药中间体甲叉的技术难题。当年,新和成的产值就达到1000万元,利润近100万元,比1988年创业初期回收废酒精的收益翻了好几番。新和成第一次尝到了自主创新的甜头。
新和成一开始主要做的是回收废酒精,当时,回收废酒精起家还是个风险不大利润回报也相当高的行当,但企业领导层始终清醒认识到,企业要发展,没有当家产品、没有自主创新是不行的。于是,一个个攻关项目相继确定。1990年,乙氧甲叉的研制开始;1992年,维生素E的主要原料之一三甲基氢醌的研发开始;几乎是同时,维生素E的另一种原料异植物醇的攻关也立即上马。在自主创新的初期,每次研制成功都让新和成跃上一个新台阶。这三种原料成功国产化成为新和成发展的第一波强动力。
向高科技人才借脑为新和成的自主创新提供了保障。新和成的研究所也是这个小小县城里“含金量”最高的地方。2002~2005年,新和成研究所引进了博士后4人、博士3人。通过请专家传、帮、带等方式,这幢普通楼房中又走出了博士后3人、博士7人、硕士11人。在这些人才的背后,新和成一整套人才引进和培育的体系成为留住人才的磁石:凡为企业科技创新做出贡献的科研人员,可获得最高50万元的奖励;用技术入股的办法回馈科研人员;科研人员参加出国培训一律免费,还可提前一年支取薪金,且来去自由;与知名大学和院所合作,每半个月请专家前来为技术人员培训、指导;每年还有不少新和成员工免费去读研究生,薪金照发不误,等等。
新和成副总经理石程认为,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也成为自主创新的另一大课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很多时候更好地整合资源成为制胜的关键。”他说。在产品开发成功后,除了产品本身之外,还要不断向两端发展,加强对生产过程中各个副产品的利用,形成产品链甚至产品树,以达到利润的最大化。
记者手记
尽管之前做了不少功课,对新和成的采访还是有很多让我意外。作为国内中小企业板块第一股、中国民营化工企业第五强,新和成“最豪华”的会议室只不过是个十来平方米的小房间,几乎没有装修更谈不上什么豪华设置,这恐怕是上市公司中最简陋的一个会议室了。“钱,能省则省。”新和成人说。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企业里,动辄上万的分析设备、200多万元的质谱仪却随处可见。“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省。”新和成人又说。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这样想这样做又能坚持不放弃的并不多。也正是对自主创新的坚持,新和成发展的动力才会持续不竭。
本报记者 莫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