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2版:自主创新看我浙江
3  4  
PDF 版
· 一个工人, 一个建议, 省下40万
· 创新要守得住寂寞
· 研发骨干 平均年龄27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3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吉利集团——
一个工人, 一个建议, 省下40万
  创新感言

  既然是创新,哪会有现成的路。但基本方向是有的,就是需要为创新构建一个公平、公开、公正和包容的平台。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创新成果

  短短几年,吉利已经成功研发并投产7款不同车型,其中美人豹、自由舰已在国内外成为中国自主品牌轿车的代名词吉利也实现了中国第一台也是迄今中国惟一的自动变速器的设计制造。

  

  “假如把13亿中国人都视为人才,那么每人每年只要作出一次创新,每年就会产生13亿个创造发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杨健副总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语气坚定地说,“我们相信每位员工都是人才,只要充分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创新就变得不再困难。”

  在自主创新方面,吉利走的是一条“全员创新”的路子。在吉利,无论是高级研发人员还是一线生产工人,人人都是创新者,人人都被“全员创新”刺激着神经,创新精神渗透在每一个研发办公室,每一个车间,每一条流水线。

  自动变速器是汽车的重要部件,吉利成功研发自动变速器之前,这一领域一直被国外占领,国内的自动变速器只能依赖进口。为了降低成本,同时不受制于人,2002年吉利决定上马自动变速器项目,研发人员徐滨宽成了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从2002年10月设计开始,到2003年的6月基本完成全部图纸298张,吉利人完成了中国自主设计的第一套完整图纸。然而当图纸第一次变成实物,徐滨宽的兴奋被无情地击碎——发动机启动了,车却没能往前走。

  失败并没有让吉利人退缩,徐滨宽带领工人仔细寻找原因,每次发现问题都像给大家注入一支兴奋剂。虽然每拆装一次自动变速器都很麻烦,但当时每天至少要拆装十几次。

  经过反复研究和调整,吉利自主研发的自动变速器终于获得成功。去年5月,吉利自主研发的自动变速器实现了产业化生产,这也是目前国内惟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变速器,而价格仅是进口产品的一半。从第一张图纸到自动变速器的产业化生产的近三年时间里,徐滨宽已经记不起试过多少次车,但他们的110辆试验车中,跑过20万公里的达到50辆之多,坏掉的变速器有300余个。

  张庆先是机加车间的一名普通操纵工。工作中,他发现丝锥每供丝两百次后便要报废。虽然每个丝锥的价格只有几十元钱,但张庆先觉得如果能延长使用寿命,成本就可以大大节约。

  经过反复琢磨,张庆先发现报废丝锥只要重新打磨后依然可以供丝,于是一台多型号的丝锥刃磨设备在他手中诞生。就这样,一个报废旧丝锥经加工后又可以再利用三次,供丝从两百次一下增加到八百次。张庆先的这项技术创新获得国家专利的同时,为公司每年节约成本四十多万元。

  徐滨宽和张庆先只是吉利“全员创新”的一个缩影。在吉利生产车间的公告栏上,记者看到一张干部员工创新改善成果通报表,通报表上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公司员工关于创新的建议。据了解,吉利公司每两个月就会公布一次干部员工创新建议,平均每个月有创新记录近百条。回首吉利短短八年的成长历程,正是这种人人创新的氛围,让吉利拥有了层出不穷的创新成果,也让自主创新、自行开发和自己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三自之路”走得越发稳健。

  记者手记

  在民企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不搞自主创新是等死,搞了自主创新是找死。这个让许多民企诚惶诚恐的自主创新“定律”,在吉利却始终被当成通向胜利的阶梯,吉利人拿着“全民创新”这把金钥匙,打开了一扇又一扇胜利之门。在吉利展厅,每一件展品都透露着自主研发的坚定创新信念;在吉利的生产线上,每一个零部件都诉说着吉利人勇于创新的执着。从八年前的一无所有,到八年后成为中国汽车的代名词,吉利用不争的事实反驳了搞自主创新是找死的谬论。

  本报记者 何昉堃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