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由于美国的实力迅速上升,引起了当时称霸世界的欧洲大国的担忧。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威胁论”蜂拥而出,短时间内席卷欧洲各国。
总的来说,“美国威胁论”内容还是比较单一的。主要体现在经济、军事方面,欧洲害怕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一。而欧洲和美国在意识形态、价值观、政治体制方面都具有相似性,所以,“美国威胁论”无论在影响度还是内容上,都不同于现在的“中国威胁论”。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背景,就是当时并不是全球化时代,区域性的恐惧不具备形成全球性效应的条件。
“美国威胁论”主要还是表现为对美国庞大经济力量的担忧。1894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首次超过了英国,一举成为世界第一。美国的商品如火车头、煤、丝织品、水果和棉花等大规模涌入欧洲市场。
这种状况让许多欧洲人感到欧洲正在遭受美国的经济入侵。法国经济学家保罗·德·卢西埃则在1892年出版了一本名为《美国生活》的书,卢西埃在书中生动地描述了美国产品大肆涌入欧洲的场景,就连“法国士兵的背包里装的都是芝加哥生产的牛肉罐头”,毫无疑问“美国已从一个令人好奇的东西变成了一个令人恐惧的东西”。
这一时期,美国开始兴建摩天大楼。1910年,世界上第一座50层高的摩天大楼在美国拔地而起;1931年,102层、楼高381米的纽约帝国大厦仅用时14个月便完工。这些高耸入云的巨大建筑物,代表着美国的财富、权力和高度繁荣,迅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1893年,美国做了另一件举世瞩目的事情——在芝加哥举办第15届世博会。美国人用了12万个灯泡来照明展馆之一“电子宫”,灯一亮如同白昼,成为了全世界赞叹的“奇迹”。一个新兴的国家展示了自己强大的力量,人们开始说:“真正的世界中心不在伦敦,在纽约”、“美国取代了英国成为世界第一”。
美国也迫不及待地走上夺取世界霸权的道路。1898年,为向西班牙示威,美军“缅因”号战舰驶入古巴哈瓦那港。三个星期后,该舰发生爆炸,为美西战争提供了口实。战后,西班牙被迫放弃了古巴,并将菲律宾、波多黎各和加勒比海地区的其它岛屿以及太平洋上的关岛割让给美国。
美西战争成为史学家公认的美国崛起的标志性事件,同时在欧洲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美国威胁论”也达到了一个高峰。在当时的欧洲政治家看来,美国踏上古巴的土地,就意味着它跨越了大西洋的一半,而美国入侵菲律宾则意味着它可以在任何地方不请自来。
这种担忧在当时的欧洲有非常直观的体现。1899年1月,欧洲评论家奥克塔夫·诺埃尔发表了一篇题为《美国祸害》的文章。文章指出美国不仅进入了一个武力侵略阶段,而且这种使欧洲人措手不及的进攻是早有预谋的。诺埃尔进一步预测:“不久,在地球的各个地方,美国必将与欧洲发生冲突”,并且“在欧洲和美国之间为了生存、为了经济霸权而展开的争斗,将前所未有的激烈和尖锐”。总的来说,诺埃尔认为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的一个“祸害”,这一观点也成为当时流行于欧洲的“美国威胁论”的主要内容。
为了对付“美国祸害”,有些欧洲人甚至呼吁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封杀”美国。1919年,在一战的“战后分赃”会议——巴黎和会上,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建立“国际联盟”,但欧洲国家洞悉了美国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利用这个国际组织谋求世界霸权,英、法、意、日联手反对,结果会议上签署的《国际联盟盟约》未能如威尔逊所愿。美国国会拒绝批准这项盟约,美国无奈地退出国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