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005版:人文·晚潮
3  4  
PDF 版
· 跌宕多元的文化冲击
· 一场报告六只耳朵
· 妖花夜绽上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场报告六只耳朵
  我前段时间参加了一场“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文学讲座”电视会议。会议的主场设在杭州,我所在城市是此次会议的分会场。

  王蒙的报告非常精彩,我甚至像小学生一样记着笔记。但我无法述说内心的悲哀,拉着横幅的分会场空荡荡的只有六只耳朵(三位听众)。

  王蒙的报告是《汉语写作与中国文化》,别以为这个题目会唬住你,有50年创作经历的王蒙“内存”极为丰厚,他非常“搞笑”,深入浅出地从《春秋》微言大义说到《红楼梦》里的口语,从鲁迅文白参半的语言说到身体写作、美女写作。既有学术价值又有审美价值。从主会场不时传来的笑声、掌声,我们都能感受到王蒙的报告是极具个人魅力的。

  但正是这样一个精彩的讲座,我所处的分会场只有三名听众。可以肯定,省电视台不会播出分会场的画面,因为实在太冷清了。虽然工作人员称,他们通知了有关的几个部门,某局一办公室的人称,王蒙的讲话肯定有许多人来听的,而具有反讽意义的是:这个局一个人都没来听,哪怕做做样子。

  完整地听完王蒙讲座后,我走出会议室,外面阳光很好,南街上市声嘈杂。我同样想起“准亚洲小姐”来这座城市时的轰动场面。当时,最多时刻来了三万多观众。“三万”与“三个”,这种比较也许是非常令人感慨的。

  是的,“文化”有时就这么悲哀。当人们需要讲“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时,就摆出了历史文化名城概念。而在大部分时间里,“文化”被悲哀地弃之一隅。如果一定要找到其中的理由,我想这件事算不算:在美国,最畅销的书是《国家地理》,而在中国,发行七位数以上的是《故事会》、《家庭》等。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国民审美就在这个底线。

  不久前,一位本地文化人告诉我,盘点一下还在这里做历史文化研究的人,只有五十岁以上的一些老同志,四十岁以下的根本找不出。这意味着城市历史文化研究正面临一个新的“断代史”。

  每当夜晚,我看着黄毛绿发、蹦迪、朋克、“哇塞欧耶”、时尚、作秀等形而下的状态构成一个斯皮尔伯格的视觉奇观时,我总想起王蒙沉痛的话:“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文’作‘文化’解)。”我们的尴尬是:一方面很少有人重视文化,另一方面任文化带菌者肆意妄为。

  回家路上,一个小孩子唱“一只青蛙两条腿”,我接着唱“一场报告六只耳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