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E0003版:生活家·Topic
3  4  
PDF 版
· 从“虐猫事件”到“铜须门”
· 博客时代引发的网络暴力
· 又是一场万人追讨
· 网络匿名的快感
· 网络暴力如何化解
· 网络追杀令背后的网络暴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网络暴力如何化解
  对于匿名所带来的网络暴力,已经有不少国家在关注。

  去年12月,韩国政府宣布,为防止网上匿名攻击,政府将要求各个网站在用户发帖前,确定他们的真实身份。韩国政府还表示,会在今年上半年向国会提交一份关于实施网络实名的议案。虽然韩国网络发达,人均因特网宽带连接居世界第一,但并没有发展成一个成熟的网络社会,“网络暴力”不断增多。为此,韩国政府决定推行网络实名,净化网络环境。

  浙江大学经济学系主任、跨学科教授叶航告诉记者,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些事件显然反映了现在互联网时代赢者通吃的特点,大家都只关注第一,不看第二,同样的,网民关注最热门、最轰动的事件,这些事件自然就将网民的注意力吸引了过来。

  最简单的解释是,网络的匿名使得发言者无须承担任何责任和风险,顶多是ID被封,这类似于零成本,但是带来的快感却是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的,这也是许多人乐此不疲的原因。这些网络事件中,看上去起作用的是那些带头调查或者质疑的人,但其实边上的看客也是重要的推动力。

  叶教授表示:“网络正因为这些不同于现实生活的特征,才成其为网络。在事件发起者看来,最终的轰动效果正是他们所希望看到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