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13版:每日新闻·校园
3  4  
PDF 版
· 高校作别“扩招”, 奔向提质时代
· 追踪: 为何要对扩招减速
· 调查: 浙江在扩招中先行提质
· 事件: 针对难题控制扩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追踪: 为何要对扩招减速
  扩招引发我国高校大发展后,随着岁月流逝,一些“后遗症”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

  病症一:“消化不良症”

  临床表现:扩招后,有的高校师生比高达1∶40,超过合理比例两三倍,出现了几百个学生同时上课、几十个人一起做实验、学生上自习课找不到座位、吃饭排长队等场面。有老师戏称本科教育成了“报告会教育”,上课就像做报告,师生交流机会在减少。

  病症二:“重负难当”

  临床表现:不少高校为了扩招,圈占土地,大兴土木,大规模新建校区。不少高校占地超过了5000亩,建设资金少则数亿元,多则十几亿元。不少高校负债运行陷入了“扩招——贷款建校——再扩招还贷”的怪圈。

  病症三:“千校一面”削弱文凭含金量

  临床表现:贪大求全之风近年来在一些高校兴起,学院争相升格为大学,理工科、文科大学纷纷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迈进,有的地方盲目追求数量和规模的发展,忽视教育质量的提高;高校录取乱收费、招生黑幕、学术腐败、考试作弊等问题,纷纷进入人们的视野;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能否经得起就业市场检验,又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挑战。

  专家评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

  高等教育的健康协调发展,必须是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内在的统一和发展。根据当前高校的实际情况,适当控制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现在人们谈论高校收费、大学生就业等问题比较多,但可以预言,过两三年,社会关注的热点就会自然转移到质量上来。因为说到底,质量才是高校的生命。不抓住这个命脉,大学谈什么发展?谈什么一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