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作家毕飞宇说:“读完这本书,我吃惊地发现,这居然是一本关于我自己的书。它是如此地贴近大地,它是如此地贴近孩子,它是如此地贴近孤独,它是如此地渴望关心、渴望爱。”
这本书,就是由本报策划、撰写、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我是农民的儿女》。
日前,新闻出版总署向社会公布了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读物的名单,《我是农民的儿女》赫然在列,成为我省仅有的三本入选书目之一。新闻出版总署在推荐意见中说:“它(《我是农民的儿女》)展现了农村孩子的真实生活状态,特别值得城市孩子阅读。在这个特别需要全社会关注农村问题的当下,也值得所有人阅读。”
同时,《我是农民的儿女》还荣获了今年浙江省出版协会优秀图书编辑奖一等奖;由本报版式总监高建定女士设计的该书装帧设计,荣获了今年浙江省版协优秀图书版式设计一等奖。
乡村生态文本的独特视角
《我是农民的儿女》的缘起是一个偶然,又是一个必然。2004年12月起,本报与浙江教育出版社一起策划举办了“我是农民的儿女”乡村学生作文大赛,并邀请了著名学者钱谷融、王安忆、南帆、钱理群等担任大赛评委。举办这个活动的初衷是希望在当前铺天盖地的新概念作文竞赛中给乡村的学子们也提供一个表达自己心声的机会。
但是,在活动过程中作文文本的重要性渐渐被问题与思考所置代,本报记者们与出版社编辑们下乡组稿、报道,进行详细的乡村入户调查,举办研讨会,上海大学的论坛争论同步进行着,这个活动的帖子还一度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人们关注的问题从作文竞赛的主题是否带有歧视、乡村教育状况、乡村孩子的真实生活状态,一直延伸到“三农”问题、教育公正问题、农村生态问题、农村的未来。所有这些,都被收入《我是农民的儿女》一书中,使得这本书得以从一本单纯的优秀作文选跳脱出来,成为一个从独特视角来观照当今中国乡村生态的文本。
浙江教育出版社社长骆丹女士的话表露了出版本书的初衷:“情愿‘征文’只是一个话题,希望‘征文’意在言外,盼望更多的人关注中国乡村的孩子、乡村的生态——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教育生态、文化生态,关注我们国家的今天和明天。”
值得所有人阅读
日前,100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浓郁青春气息的优秀未成年人读物经专家评审由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向社会公布,这也是新闻出版总署第三次向青少年读者推荐优秀图书。其中,《我是农民的儿女》赫然在列,浙江省其它两本入选书目是由本报策划、浙江少儿出版社出版的《困境给我力量》和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拉鲁斯青少年百科全书》。
由新闻出版总署向青少年推荐优秀图书的活动自2004年开展以来,受到青少年读者及老师、家长们的广泛欢迎,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在行业内更是广受关注。今年从全国218家出版社申报的686种图书优中选优。受推荐图书的最大特点是弘扬主旋律,突出以荣辱观为核心的思想道德教育。
新闻出版总署在对《我是农民的儿女》推荐意见中说:“《我是农民的儿女》一部分是农村学生的作文习作,一部分是一批关注农村教育问题的专家的评注和反省。它展现了农村孩子的真实生活状态,特别值得城市孩子阅读。在这个特别需要全社会关注农村问题的当下,也值得所有人阅读。”
关心农村的前途,
就是关心中国的前途
《我是农民的儿女》引起了各界的关注,著名学者钱谷融、王晓明、南帆,著名作
家余华、毕飞宇、陈村等纷纷撰文推荐此书,指出这本书的出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对这本书的社会价值、社会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
著名作家陈村认为:“这注定不会是一本畅销书,但它却极具社会价值。我担任过众多文学大赛的评委,看过无数的作文,但作者是农村的学生,写的是农村农民的生活现实,这可能是目前国内第一次以农村为题材的作文比赛和图书。”著名学者陈子善则撰文说:“关心农村的前途,就是关心中国的前途,你们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把记录真实农村的文字传递给了更多人,让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农村的前途。”
媒体评价:
向下的姿态温情及时
向下的姿态流露的温情,使《我是农民的儿女》也引发了全国各大媒体的极大关注。《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了浙江教育出版社社长骆丹的序言,《中国教育报》、《文汇读书周报》以整版的篇幅摘登了书中的部分章节,《光明日报》、《科学时报》、《中国新书》、《中华读书报》、《中国图书商报》、《出版参考》、《博览群书》《出版发行研究》、《扬子晚报》、《金陵晚报》、《解放日报》、《东方早报》等近20家报刊相继刊发了评介文章。
《中国教育报》除了摘录了《我是农民的儿女》中本报记者鲁强撰写的采访手记《那些来自乡村的文字,将告诉我生活的另一面》,以及多篇农村孩子的作文,并且配发了颇有代表性的“编者手记”:“‘我是农民的儿女’作文大赛对乡村少年精神世界进行了一次集中展示,这种张望和关怀是多么地温情和及时啊。也许我们在那些乡村少年描述的明媚阳光和漫长苦难里,能够找到一种让我们健康的力量。这也是一种向下的姿态。向下不是说我们在上,不是说我们要去怜悯他们,向下只是说我们要去寻找生命的原根。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在乡村广袤的大地上自由而又艰难呼吸的人们,他们是我们考虑有关这个世界的幸福的基础。”
本报记者 陈桔 本报通讯员 王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