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世界杯,几个足球后进国家都再次展示了自己的实力。相比之下,上次世界杯出丑的中国队,这次只能是看客。再看看这些崛起的足坛劲旅,韩国队过去虽屡胜中国队,但大家当时基本还在一个水平线上。日本和美国的足球市场远不如中国,职业足球也大致和中国同时起步。如今呢?美国俨然成了世界强队。日韩也大有脱亚入欧之势,中国已经无法望其项背。大洋洲并入亚洲赛区,澳大利亚已经显露亚洲的王者气概。1982年,中国足球还能打到亚洲老二的地位,如今,连亚洲四强也是个遥远的梦,离世界杯越来越远。
这几年中国经济起飞,国力大增。可惜,虽然以绝对的国民生产总值算,中国已经是一个大国;但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中国还排在百名之外(2005年排名第110位),是个地道的穷国。这样,雄厚的国力落实不到具体人的生活上。于是心理需要宣泄,需要扬眉吐气一下。中国的体育,也就被用来满足这样的社会心理。足球作为第一运动,自然首当其冲。踢球其实是一种炫耀:要让大家尝到些当大国的滋味。这就是中国足球的不能承受之重。
有这样的社会心理基础,向足球投资就成了打民意牌,搞政绩工程和公共关系的必需。几年前有个市长公开说:本市足球的成绩比工人下岗不下岗更重要!任何产品在市场上竞争,都必须遵守一个基本的原则:尽可能压低产品的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否则就会被市场所淘汰。我们的职业足球,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买卖未开张,先提高成本,足球运动员一夜之间成了百万富翁,没有几千万元俱乐部就别想开张。这样一来,只有几家烧得起钱的大企业才弄得起足球俱乐部,把小资本全部挤掉。一些大企业,刚刚有了一些利润,由于产权不明,责任不清,当权的企业领导索性在足球上烧钱,自己出出风头,根本不讲究投资的回报。所以,在足球上的投资,实际上是企业领导“炫耀性的消费”,甚至是“炫耀性的腐败”。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把腐败的大资本赶出足坛,把球员的年薪拉到理性的水平,保证足球靠门票本身可以赚钱。试想,如果一个足球运动员年薪仅三万元的话,一个中等企业家也能出资建立俱乐部。投资的门槛低了,更多的民间资本就会进来。
这样,以中国13亿的人口规模和足球市场,全国建上千个俱乐部也不会成问题。有上千个俱乐部,就有几万名运动员,选拔人才的基盘才大,中国的足球才有希望。
不要怕钱少了没有人踢球。现在大学生毕业起薪两千元就可以。一个没有上过大学的足球运动员,一年挣三万元并不少。对他们来讲,重要的是机会。那些愿意从这么低的位置奋斗去欧洲踢球的人,是最敬业,最肯吃苦的。而现在这种”炫耀的足球”,只能培养一代公子哥儿。看看美国,国家队排名达到过世界第五,世界杯打入过八强。但就是在今天,大联盟中最穷的职业运动员一年才挣11700美元,而纽约公交系统的职工,平均年薪为6万美元。也正是因为这种低成本,大联盟才躲过关门的厄运(因为成本低,赔得有限),如今有了赢利的兆头,开始吸引大量投资。好大喜功的大手笔,可以过一时之瘾,却破坏了基本的市场秩序。这个毛病不改,中国足球就会像北洋海军的军舰一样,悲惨地沉入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