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5版:每日新闻·亲历
3  4  
PDF 版
· 青藏铁路上的浙江印迹
· 我为青藏唱首歌
· 赶80公里路 只为一个电话
· 我的女儿名叫忆昆、忆萨
· 这段经历 让我受用一生
· 为了铁路 我亏了也值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6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的女儿名叫忆昆、忆萨
  探路者汪伯希“我是中国第一批青藏铁路建设勘察者,在我的家中有着深深的青藏铁路烙印,当年我勘察至昆仑山时,二女儿出生了,所以,我给她取名叫忆昆;两年后,我又有了三女儿,这时我勘察已经到了拉萨,所以给她取名叫忆萨……”昨天上午,在萧山汪伯希老人家中,他对记者说,他有着一肚子关于青藏铁路的故事。

  汪伯希今年78岁了,身体状况虽然不好,但讲起话来仍声若洪钟。他说,这是当年在戈壁上呼唤同事练就出来的。

  在老人的脑海里,那三年的青藏铁路勘探是永远抹不去的记忆。汪伯希1956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他放弃回杭州与家人团聚,于1957上半年只身远赴地处兰州的铁道部第一勘察设计院,下半年西进西宁,投身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的线路勘察工作。

  汪伯希回忆,当年他所在的勘察队共有四十个人左右,两辆解放牌大卡车,行进时往车后头先放上行李,人再上去坐在行李上,热时太阳晒脱皮,冷时寒风像刀子。夜宿时,陡起的沙暴常把帐篷给掀飞,这时他们大家往往抱成一团压在行军床上,一是防衣服、被子被风夺走,二是也防自己随风而去。

  勘察途中,最令汪伯希和队友们感到痛恨的是夏秋季节的蚊子。一到夜晚,铺天盖地,令人防不胜防。晚上出恭,得先在沙枣树上挂上一顶蚊帐。一次,在青海天峻县境内,他们要在勘察图上标注一个小站点,但这里方圆几百里都很空旷,是个无名之地,汪伯希说这里蚊子多,就叫“蚊叮”吧,大家一致叫好,但最后落在图纸上时,为严肃起见,取“文丁”二字。

  青藏铁路要开通了,老人的高兴劲儿自不待言,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他年纪大了,胃穿孔又开过刀,是出不得远门、上不得高原了,老人希望记者帮助他打听一下,如今青藏线上,有没有一个名叫“文丁”的站点。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