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这几天,本报有关高考上榜的寒门优秀生如何筹钱上大学的连续报道,深深牵挂着读者的心。编辑部的电话一次次响起,一份份爱心随之飞来。
昨天上午9点刚过,一位女士匆匆来到本报。她来不及客套,站着就说:“看到你们长河高中宏志生的报道后,我深受感动。多好的孩子,假如因交不起学费不能上大学太可惜!这一万元是我的一点心意,希望可以帮他们。”她随即从包里拿出了一包钱,要我们转交给需要帮助的宏志生。“我只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助一下这帮孩子,姓名留不留并不重要。”
这位来自台州的杨女士执意不透露自己的名字,放下捐款便匆匆离开了编辑室。
慈溪的陈先生想为徐飞飞提供4年的学费。他在电话里说:“我女儿今年也刚刚考完大学,而与女儿同龄的徐飞飞可能因为学费困难上不了大学,我心里非常难受,想帮她完成大学4年的学业。”江西建设监理公司杭州分公司的朱女士也表示了同样的愿望。
家住杭州范家村的一位女士打电话来,想帮助宏志生王丹完成大学学业。这位从杭州灯泡厂下岗的女工坚持不肯透露更多情况,要走了宏志班班主任陈灿钢的手机号。
一位年轻的妈妈打电话来,很想知道捐款的具体操作办法。她说:“我想带着我的孩子一起去做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
电话来自四面八方,但是大家的劲都是往一处使的,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来帮助每一位宏志生踏入理想的大学殿堂。 本报通讯员 孙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