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录取即将启动,一些“中介”开始活跃。他们利用考生和家长入学心切的心理,宣扬可以帮考生就读理想大学,其实是以各种方式骗取钱财。为此,省教育考试院特别提醒考生警惕招生诈骗
上月下旬,我省的高考成绩才揭晓不久,家住宁波市鄞州钟公庙街道飞虹社区的朱女士就向记者反映:她收到了一封北京某大学招生办寄来的邮件,信上说该校在宁波地区设立了招生机构,声称只要交纳2万元预备金,就可以保证她家的孩子上大学。
性急“招办”搞错对象
不过,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朱女士的女儿今年才读高一,性急的“高校招生办”就作出了保证上大学的承诺。在宁波市鄞州区公安分局,一位姓宋的警官了解情况后表示说:这样的招生信函肯定是假冒的。
近年来,每逢高考结束后,一些不法分子都会以“只要花钱就能上理想大学、甚至名牌大学”的谎言,大肆骗取钱财,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他提醒,所有的诈骗手段归根到底都是“钱分交易”。所以,当遇到类似的诈骗分子后,考生家长不但不要为其花言巧语所蒙蔽,还要及时报警,协助警方破案。
随后,记者采访了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由于从7月10日起我省就将启动今年的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因此该负责人强调:每到这个时期,一些招生骗子总会特别活跃,考生及其家长一定要严加防范。
警惕三大招生骗术
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必须经过省教育考试院审批同意,没有经过这一程序的所谓招生录取是无效的,毕业证书是不能电子注册的。综观近年来媒体披露以及有关部门联合查处的案例,该负责人介绍说:招生诈骗往往具有以下几种情形:
【骗术一】谎称自己是某院校招生代理,掌握有录取指标,只要交一定的费用就可以办理录取手续,专科分数甚至更低的分数也可以录取为本科;号称“自主招生”或以定向、委培招生之名,向考生许诺可以降分录取,骗取定向培养费等。
(省教育考试院:教育部再三强调各地、各有关部门和高校要严禁招生乱收费,严禁违规录取,严打中介诈骗。而高校自主招生更有一套非常严格、规范的程序,录取考生需要进行名单公示,不是想招谁就招谁。另外,降分录取也有相关规定,根本不存在花钱买名额的可能。)
【骗术二】冒充高校招生人员或谎称与学校领导和招办人员有“特殊关系”,暗示或明示可帮人上大学;谎称院校有“小计划”或可占用“外省指标”、“特招特批”和“内部指标”,可直接向招生部门点招。
(省教育考试院:高校招生设立调剂计划的目的,是尽可能录取更多的高分考生。但高校在各省市的调剂计划,都有严密的操作规程,对因增加调剂计划录取的考生,也有严格的要求和严密的录取程序,绝非花钱可以买来。而所谓“点招”,是指高校在录取时指名要求录取某一学生,这是近年来教育部明令禁止的做法。)
【骗术三】故意混淆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的区别,蒙骗考生;扬言招生录取不用网上操作,考生可直接把纸质档案交给他们,再交纳几万元钱,一切都可“搞定”。
(省教育考试院:一些骗子往往会采取避重就轻的宣传策略,极力强调可保障考生某某重点大学热门专业、发放的文凭国家承认等,却有意回避各种办学形式的差别。利用一部分考生及其家长的盲区,混淆视听,以牟取钱财。而浙江省近年来一直实行高校招生网上远程录取,没有其他的录取途径,招生录取信息也同时公布上网。)
本报通讯员 薛平 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