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世界第六大都市群有多远?提出这个问题主要基于这样两方面的考虑:一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作为人类城市发展最高空间组织形式的“世界级都市群”开始浮出水面,其影响往往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线,对当今世界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二是以“世界级都市群”为标志的当代城市化新模式,对当今处于城市化高速进程中的我国城市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公认比较成熟的世界级都市群主要有5个。因而,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下一个会是谁?或者说,第六个世界级都市群将出现在哪里?这是许多国家都开始关注这个问题,纷纷提出世界级都市群建设与发展目标的根本原因。
“都市群”理论可以追溯到曾任牛津大学地理学学院主任的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eanGottmann)。1961年,他在对美国东北部高度城市化的区域研究了20年之后,发表了纪念碑式的著作《都市群:美国城市化的东北部海岸》。在书中,他第一次提出了“都市群”概念。
都市群的英语为“megalopolis”,该术语来自希腊词汇,意思是“巨大城市”。都市群也被叫做城市群、都市带或巨大都市。从书名可以知道,作者的研究对象是美国东北部海岸的城市群体,它北起麻省(马萨诸塞州)的首府波士顿,南到美国首都华盛顿,包括纽约等主要城市。它面积不大,占全国的1.5%,但却拥有统计人口4400万,占到美国总人口的16%;更重要的是,它集政府中心、银行中心、媒体中心、学术中心和移民中心于一体,是一个巨大的功能性都市区域,为整个美国提供了为数众多的基本服务,因而被称为美国的“主干大街”。
此外,戈特曼还发现,在美国还有另外两个相似的都市群,一个是从芝加哥到匹兹堡,一个是从旧金山到圣地亚哥,从而使这一理论具有了普遍性的意义。
对都市群的界定
对都市群的界定与认识目前并不统一,当下一般使用的衡量标准则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区域内有比较密集的城市;二是有相当多的大城市形成各自的都市区,核心城市与都市区外围地区有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三是有联系方便的交通走廊把核心城市连接起来,各都市区之间没有间隔,且联系密切;四是必须达到相当大的总规模,人口在2500万人以上;五是属于国家的核心区域,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都市群理论的提出,其意义无疑是重要而深远的。不少的城市地理学家开始使用都市群概念,对世界其他城市密集的区域进行研究。
目前公认比较成熟的世界级都市群主要有5个,除了美国东北部海岸都市群外,其他4个分别是:以法国巴黎为中心的欧洲西北部都市群,由美国的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与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等构成的北美五大湖都市群,以东京为中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都市群,以及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形成的英国伦敦都市群。因而,人们最关注的问题是:下一个会是谁?或者说,第六个世界级都市群将出现在哪里?这是许多国家都开始关注这个问题,纷纷提出世界级都市群建设与发展目标的根本原因。
中国:到底花落谁家?
在当代中国已出现了三个初具规模的都市群或准都市群,它们分别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但“世界第六大都市群”到底花落谁家,在今天看来依然扑朔迷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将出现一个都市群三强并进争先的格局。
根据初步掌握的资料与信息,我们对中国三大都市群大致可做这样一些描述:
从概况上说,长江三角洲由沪、苏、浙三地15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具体包括上海市,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8市,和浙江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6市,其土地面积为10.96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为8121万人(2002年)。还有一种说法,是将浙江的台州包括进来,它的依据是国家发改委牵头的长三角“十一五”区域规划;更新的说法是16加7,即上述16座城市外,再加浙江的温州,江苏的盐城、连云港,安徽的芜湖、马鞍山、合肥和铜陵,这一扩容的依据是建设部牵头的长三角城镇群规划。
珠江三角洲一般是指不包括香港、澳门的“小珠三角”,由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惠州等10个城市组成,其面积接近4.2万平方公里,人口有3000多万。
而京津冀都市群的提出比较晚,先后有“环渤海湾”、“京津唐”等说法,直到最近出台的《京津冀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报告》,这个都市群的基本轮廓才逐渐清晰,主要包括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及其周边的中小城市,但各种具体的数据相对比较缺乏。
长三角的一些特点
根据我们现已掌握的材料,这三个都市群可以说各有特色,其中长三角的总体实力相对较强,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应担当起更重的责任。
如果以“世界第六大都市群”为发展目标,长三角还有以下一些特点值得注意:
一是长三角城市群在一体化上理念提出得最早,推进的时间也最长。早在1982年,就提出“以上海为中心建立长三角经济圈”。尽管发展的道路十分曲折,但20多年的磨合与经验,无疑为它今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长三角现有的基础设施在国内是领先的。以交通为例,早在1992年,贯穿江苏、上海、浙江的高速公路开工,为苏南地区吸引了大批的外资公司与企业,并沿着上海、昆山、苏州、无锡一线形成了布局比较合理、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带。技术、资本密集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择地而居,强化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协调性。据今年两会期间的最新消息,“沪杭磁浮交通项目”已正式获国务院批准,并将于2008年建成。它的建成将在沪嘉杭之间形成1小时交通圈。可以想见,这对于进一步密切长三角的区域联系与合作,对于这一地区以上海为中心、带动江、浙两翼的平衡与全面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是借助举办世博会的重大契机,两省一市进一步深化了携手发展的共识。一方面,上海的国际大都市建设,是不可能脱离长三角地区而独立发展的;另一方面,“谁能更好地接轨上海,谁就能率先迅速崛起”,也成为江、浙两地不少企业的重要发展思路。
但“世界第六大都市群”到底花落谁家,在今天看来依然扑朔迷离。如有学者认为:长三角对珠三角的优势与区域划界有关,如果把目前的小珠三角改作加上香港、澳门以后的大珠三角,其影响力立刻就会超过长三角;另一方面,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京津冀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地”,它所带来的影响未可限量。其中,最受瞩目的是天津滨海新城的建设。据悉,天津滨海新区的“十一五”发展定位是:立足天津、依托京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的高水平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以及宜居的海滨新城,其地位相当于上海的浦东。
如果说,上海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与浦东新区的开发有直接关系,那就不难想象,渤海湾滨海新城的建设会给这一区域带来怎样的影响。现在从产业高级化程度、科技教育资源的集中度和社会事业的发展程度来看,京津冀的基础要略强于长三角。而随着京津城际列车的开通、北京与天津的经济一体化,以及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发展机遇出现,特别是北京作为首都的地位,可以想象,很快会有大量的资本与优秀人力资源流入这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将出现一个都市群三强并进争先、带动和服务全国发展的格局。
目标:距离究竟多远?
一个大都市群的形成,最重要的因素有二:一是群体中要有一到两个具备世界中心城市资格的国际化大都市;二是在都市群内部,特别是在中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要有一种优势互补、和谐发展的友好型都市生存秩序。
着眼于“世界第六大都市群”的建设,对于长三角来说,除了积极应对外在的挑战外,更重要的是正视自身的问题,努力减少和消除一切影响长三角都市群内在机制与和谐发展的障碍。
首先,从对首位城市的要求看,关键在于上海能否真正建成具有国际化水准,可与伦敦、纽约、巴黎、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相媲美的世界中心城市。
当代世界级都市群的中心城市一般都是世界中心城市。美国未来学家希姆斯特拉曾为世界中心城市开过一个“条件”清单:一是城市的安全性;二是居民普遍掌握英语;三是城市有相当的规模,至少要有几百万人口;四是该城市的领导和居民都赞同增加发展机遇和提升创造力;五是开放的移民政策,能保证多样的生活方式。
照此看来,上海已经具有了比较好的基础。这也是国内外学者公认的,如希姆斯特拉就看好上海,还有如首都发展研究院的杨开忠教授也认为,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北京、上海、香港都有希望成为未来的世界中心城市之一;但他同时又强调,从客观条件、地理环境、国家定位和发展态势看,上海则最有可能在未来50~80年内成为世界中心城市。
另一方面,在今天,上海自身也比任何时候都产生了更明确的角色意识。从1993年起,上海就已把对长三角整体发展的思考纳入到上海城市发展的规划之中,并开始积极部署,推动上海与长三角合作协调。特别是四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定位,更是突出了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目标。
但由于城市发展的起点低,所以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当今一流的国际大都市对本国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很大,如纽约、东京、伦敦、首尔(汉城)的GDP分别占全国的24%、26%、22%和26%,而中国三大城市群的首位城市广州、上海、北京的GDP占全国份额分别是1.8%、4.6%、2.5%。
在中心城市功能方面看,上海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以纽约为例,全美500家最大的公司中约有30%的总部设在纽约,而上海在这方面和首都北京相比吸引力还有不足之处。
再如经济产业结构上,国际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是信息、金融、科技三大产业,而上海的经济结构优化还任重道远。2002年,上海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50.7%,而纽约、伦敦、东京等大城市均在80%以上。
其他如科技成果问世多与商品化、产业化能力低的矛盾等,也都是上海未来发展需要克服的因素。
也正是由于这样一些原因,有“世界规划第一人”之誉的彼得·霍尔爵士,在肯定长江三角洲可以成为世界第一流大都市群的同时,也把其时限定在50年以后。
更为关键的是,大都市群中的城市应具有合理的层级关系,在各自承担不同功能的基础上构成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体。但从现实发展状况看,要达到这一要求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比如,要想突破目前的行政区划,就是很困难的。
与珠江三角洲不同,珠三角诸城市同属一省,而长三角15个主要城市分属二省一市。以当前的经济发展为例,由于资源与环境的相似所导致的“产业同构”与“同质竞争”,目前已成为直接威胁长三角经济发展和一体化进程的关键因素。
有关研究报告指出,长三角目前的产业结构趋同率已高达70%。在长三角经济圈“十五”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规划中,集成电路产业的同构性达35%,纳米材料为48%,计算机网络为59%,软件产业为74%。
另一项调查还表明,在苏、浙、沪经济圈的15座城市中,有11座城市选择汽车零配件制造,有8座城市选择石化,12座城市选择通信产业。
由于重复投资与重复建设所导致的“产业同构”与“同质竞争”,正日益严重地威胁着这一地区经济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
目前在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距离这种和谐发展的理想模式还有一定的距离。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第六大都市群的建设,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的上海责任重大,它不仅需要首先把自身建设成真正的世界级中心城市,同时也需要与其他周边城市一起,建设一种互利双赢、和谐发展的城市结构关系。
再次,世界级都市群的影响必然是全球性的,这就要求整个长三角地区必须具有更高的开放性与国际性。这里可以举文化方面的例子来说明。以长三角的演出市场为例,由于尚没有形成真正的世界文化交流中心,同时也没有在区域内建成联系相对密切的共同文化市场。具体说来,一方面是个别城市的演出市场一枝独秀,另一方面则是周边城市的演出市场无米下锅,一些拥有一流演出设备的其他城市剧场经常闲置,导致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上海交响乐团总经理陈光宪认为:演出市场不扩容,是票价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无论是“上交”自己精心酝酿的一些音乐会,还是用高价请国外著名的指挥大师、演奏家同台演出,一般都是演一两场就偃旗息鼓,其结果一方面是造成了高票价,另一方面也将许多音乐爱好者,尤其是其他城市的观众挡在门外。如何进一步开放和共享文化资源值得深思。
面对以上这些问题,我想最关键的是开放。海纳百川是上海城市精神,上海要真正成为一座具有城市活力与精神魅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同时努力推动长三角成为一个环境友好型、资源与风险共担的城市共同体。这里,加强区域内的对话与沟通是十分重要的。
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区域对话与合作的平台,如“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等。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尽可能好地利用这些平台,并不断地开拓出更多新的对话与交流渠道,使长三角都市群之间形成一种更加密切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联系机制。在理性的道路上和谐发展,持续发展,这对于未来中国与世界的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