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民 杨金刚 苏蔚
在与台风长期抗争中,温州市百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创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抗台小窍门。在“碧利斯”来袭之时,笔者就领略了这些民间抗台的“绝招”和他们的聪明才智——
竹帘子——台风“挡风盾”
苍南县金乡镇苏家村,是一个只有100多户村民的小村落,这里的房屋大多有四五十年的历史。走在村头,笔者惊奇地发现房屋前竖着一排排的“竹帘盾牌”。在门窗前搭上一排竹帘子,是村民们沿用多年的抗台手段,虽说是老方法,却是屡立新功。
竹帘子用一根根细小的竹片组成,中间留有缝隙,可以透风。“搭上竹帘子,关紧门窗,再大的风也能扛住。”76岁的苏彩中老人边搭竹帘边说,要刮大风,搭排竹帘抗大风放心。虽是年事已高,搭起竹帘子却是得心应手,老人说,竹帘抗台有三大优点,一是成本低,装搭又方便,最重要的是效果不错,几十年了还挺管用。
山石块——房屋“大秤砣”
来到苍南■艚镇山塘村,这里的村民也有抗台妙招。每家每户门前堆放着山石,这道独特的风景就是村民们的抗台“道具”。
大风要来了,村民们搬来山石,先用几条尼龙绳把山石“五花大绑”,再用长绳捆紧“石块团”,吊在椽上,给房屋增重。这种抗台小窍门最难的工序是将“石块团”吊在屋檐上。通常此时,邻居们都会前来帮忙,搬梯子和凳子,四五个人一声“嗨哟”将石头抬起,将绳子编个“圈”再牢牢套在椽上。村民们说,“石头团”的作用不可小视,给土木结构的房子吊上个“大秤砣”,再大的台风也刮不走屋子。
咸菜桶——防涝“挡水墙”
门前半米深的积水,对于温州市区瓦市殿巷的居民来说,已多少有些从容不惊了——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瓦市殿巷,只要有场大雨就会成为“泽国”。
在这里的咸菜经营户黄先生对于阻水淹有一套自己的绝招。积水深时,他就会将自己腌咸菜的塑料桶挪到门口,排成一排,前面再围上一块塑料布,桶上再加一些重物,这样三下五除二,一道“挡水墙”就形成了。说起自己的小窍门,黄先生多少有些得意。他说此前每逢雨季就会准备一些沙袋,可沙袋平日里没啥用处,又占地方,搬动起来也颇费力气。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想出这么个“就地取材”的防台妙招,沿用了三四年,效果不错,可以“轻轻松松防水淹”。
小谚语——气象“预报台”
在平阳水头镇,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气象“预报台”,这个预报台就是流传了多年的谚语。
14日傍晚,笔者在水头溪心桥附近遇到了村民陈呈新。他看上去很是宽心,还一个劲地“宽慰”笔者——“今晚不会有暴雨……”他的宽心缘于当地“北云飞往南,青山变龙潭。南云往北飞,磨墨没有水”这句谚语。当晚的天气也果真如陈先生所言——只有几阵稀疏的小雨。
对于大风的判断,水头人也有一些谚语。“东风吹倒梧桐树,回南摆正又生根”就是其中之一,正是这些谚语让当地人对灾情有了准确的预判。
贴瓷砖——除污“好帮手”
除了谚语,被水涝得“经验丰富”的水头人还有一些新招对付水淹。水头人通常把厨房安在第二层,底层的墙壁立面通常还会贴上近两米高的瓷砖。目的是方便积水退去时冲洗,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洪水对墙体的损伤。
这几天,“碧利斯”已经远去,水头街头的积水也逐渐退去,当地人开始了新一轮的灾后清理。墙壁立面贴瓷砖的妙用此时得到了充分体现。灾民们打开水龙头,用皮管向墙体冲水,一阵冲洗过后,房屋立面已是清洁如新,灾民们又昂起头开始了新的生活,而那些抗台防水淹的小窍门还将继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