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高校的招生攻势面前,“北大、清华将沦为二流”的断言引发了激烈的争论。这个争论的价值不在于得出一个结论,说北大清华会或者不会沦为二流。它的价值在于刺激我们去比较、思考,与香港高校相比,内地高校主要缺了些什么。
因为特定的历史、地域的原因,我们不能拿香港高校的国际化程度、就业前景等优势来苛求内地的大学,同样我们也不能拿北大、清华历史积淀的优势去跟建校历史相对较短的香港高校去比。
衡量一所高校,可以有很多尺度,但最重要的尺度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蔡元培曾对北大的学生说,读大学,不仅仅是学一点谋生的本领,以后有一碗饭吃;大学要培养有健全人格、有世界眼光,能自立于天地间的人。大学的办学理念、教育制度,直至校园文化,都应该为此而设。所以,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蔡元培当年为北大确定的办学理念是“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近些年内地很多高校力图建成“一流大学”,但这个“一流”只不过是规模大,学生多而已。
目前大学的弊端,有人概括为大学组织行政化,大学文化庸俗化,大学氛围商业化。人大教授顾海兵曾说过,我国校长对应的级别是副部级、正厅级、副厅级、正处级等,此言不虚,据悉,我国目前已经确立了31所大学“副部级”的行政级别。行政主宰教育活动、学术活动,教师的积极性受到挫折,大量精力消耗在争博士点、争项目、抢经费上面。生硬、机械的职称晋升制度,令大学教师说起发论文的“核心刊物”都面带苦笑,语含自嘲。
这种环境下,学校怎么可能培育出良好的校园氛围和大学文化?某大学发生学生因“看不起学校”而自动退学也就容易理解了。至于学生厌学,更是普遍现象了。
在香港高校,一个学生不一定跟自己同专业、同年级的同学住一个房间;一个学化学的学生,到了三年级想去学一年音乐,学校也会同意的——这种管理制度、学习制度背后的精神和理念,正是内地大学普遍缺乏的东西;而所谓“国际化”真不是很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