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002版:每日新闻·视点
3  4  
PDF 版
· 求学香港为哪般
· 没人再问过去的分数
· 内地高校缺了点什么
· 读书实习都讲能力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1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没人再问过去的分数
——家长眼中的“香港行”
  “当初孩子能去香港念大学,自己也觉得有点意外。”瞿会(化名)说,“现在看来,应该说这钱花得值,孩子的经历告诉我:那里教育更真实、开放,更具国际性。”

  如果说20岁不到的孩子想去香港上大学的想法,还有些冲动,有些懵懂,那么拥有丰富社会经验的家长作出把孩子送出去的决定,则肯定有过仔细思考。

  瞿会的孩子念的是宁波的一所著名高中,不过成绩并不出色,“只能说是中游水平吧。”就在2004年高考前,孩子给家里带回来一个消息,香港的高校来招生了。

  听到这个消息,瞿会心里一动,自己是在一个研究机构工作,先生则是高校老师,把孩子送出去念书早在他们考虑范围之内。

  最后,瞿会的孩子过关斩奖,顺利拿到了最后的录取通知,那一年,孩子所在的班级里,另外还有六个同学一起去了香港上大学:“其实我们家长的想法都差不多,家里经济条件允许,都想让孩子大学毕业后能出去深造,现在去香港,就是把出去念书的计划提早了四年。”

  当时,有一件事情让瞿会印象颇深:在孩子笔试过关之后,她去问笔试成绩,大学里接待人员却说,笔试通过后,所有的孩子会重新站到同一起跑线上了,不要再问原来的分数:“这让我觉得,和内地的大学不一样,在内地,高一分低一分,都很重要,而在香港,只要进了门槛,分数就没有意思。”

  其实,有压力的不光光是孩子。孩子在香港,家里的经济负担要比他在内地上高校至少高出两三倍:一年学费就要六万,住宿一万多,伙食两万多,以及其他一些开销,加起来十万开外。瞿会和先生都是科研人员,收入还算不错,用她的话说,孩子念书的钱“的确有压力,但还能承受吧。”

  在宁波,最早一个去香港上大学的孩子现在已经毕业工作,一个月的收入是15000港币。在瞿会这些家长们看来,这至少是个不错的信号。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