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大爱无涯。7月21日,本报推出寻访丽水高考特困生报道后,社会反响十分热烈。丽水市关工委一位负责人说,这两天他们接到的认捐电话接连不断,以至每位工作人员都成了热线接线员。同样,被打爆的还有本报及丽水日报的编辑部电话。一个个电话,汇成一股股爱的暖流:这些徘徊在大学门前的特困生终于有望走向他们理想的殿堂。
搬砖女生让我心痛
这组报道见报当天,一位30多岁的男子找到本报编辑部办公室,他拿出2000元钱,要求本报转交给靠挑砖挣学费的丽水市莲都区大港头镇的特困生徐金霞。他说:“她还是一个孩子,看她在骄阳下汗流浃背劳作的样子,我感到非常心痛,我现在经济条件也不好,2000元钱帮不了什么大忙,仅表点心意,今后我经济宽裕,我想我会给这些高考特困生更多的帮助。”说完这番话,他没留下姓名就走了。
一次捐出20万
爱是无私的。不留下姓名,是因为他们不想求得回报。在众多的认捐者中,大多数人都不愿把自己的名字公布出去。丽水市一家房地产公司老总,一次性拿出20万元,认捐了4名高考特困生。东阳一位从事与医学相关产业的老总,认捐了6位考上医科大学的特困生。他说,这些孩子的家庭好多是因父母生病致贫的,我资助他们,是希望他们能安心学好本领,今后能解除更多人的病痛。
靠伯父抚养大的松阳特困生吴萍,其缺父少母的不幸经历,让杭州德昌家具有限公司和金通汽配城老总唏嘘不已,他们都争着要求资助吴萍。德昌公司老总提出,他资助吴萍后,还想资助一个男的特困生。金通汽配城老总说,他不但要包掉吴萍的学费,还要支付她所有的生活费,如果大学毕业考上研究生,他还将继续资助。
在无数要求认捐者中,有很多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些普通人。几十元、几百元、几千元,钱数虽然不多,但众人拾柴火焰高,他们的心同样是炽热的。
压岁钱捐给大哥哥
宁波镇海区一位名叫王妤樱子的小学生,要把自己3000元压岁钱捐给云和的特困生严海明大哥哥。她的母亲周菊凤说,这完全是孩子自己提出来的,我为她感到高兴,懂得帮助别人,这是做人的美德。严海明父亲病逝后,家里落下巨大债务,全家生活靠母亲每月打零工挣一些钱,为此,杭州一位离休干部表示也要对他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丽水关工委的负责人说,只要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大困难就会变成小困难,到最后小困难也就会消失了。
为方便读者电话联系认捐,本报再次公布丽水关工委及丽水日报的捐助电话:0578—2106392、2113613、2585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