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5版:人文·新闻时评
3  4  
PDF 版
· 理性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 暑期支教不应走过场
· 别再打“妈妈”牌了
· 酸菜好销,包子难卖
· 刘烨谢娜隔空传情,着急的是看客
· 幸福不能用于逞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2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暑期支教不应走过场
  为响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今年暑假,大学生下乡支教的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相关报道也频频见诸媒体。那些在烈日中,举着红旗,戴着红帽,活跃在田间、村舍的年轻身影的确令人感动,但他们究竟给当地教育带去了多少帮助?

  不少大学生的支教经历只有短暂的三四天。他们带去自己设计的教学资料,让孩子们边游戏边学习,还给作业考试做得好的孩子准备了“棒棒糖”等奖品,生动、活泼的教学受到了当地人的欢迎。可当他们走了之后呢?在大学生们积极撰写实践报告,寻求媒体报道的同时,农村的孩子却仍旧要回到原有落后、封闭的教学轨道中去,而“新老师”带来的有限知识他们能吸收多少、记住多久就很难说了。

  这让我想起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和他在贵州贫困村长达两年多的支教经历。起初,在他看来最大的困难就是自己与当地孩子们之间由于“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造成的心理隔膜和话语障碍”。这绝不是短时间能消除的,为此,两年多来,他与孩子们生活在一起,全身心地与他们沟通、交流。其间,没有电话,没有网络,他忍受着难以言说的孤苦。从教书到募集资金建校舍,徐本禹一直在为那些贫困的孩子们奔波、忙碌着。

  由此看来,大学生支教绝不仅仅是上一堂课,写一份报告。改变农村落后的教育是一项长久的事业,它需要我们的激情,更需要持久的奉献。虽然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像徐本禹那样付出,但如果每一代大学生都能承担起一份责任,那么支教就能成为一场生生不息的爱心接力赛。             孙晓青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