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姚晓玉 本报记者 俞萍丽
本报讯 最近,记者做了一份小型的基金问卷调查,共出50份样卷,就投资基金是否收益、收益率如何、后市是否看好等问题,通过工行、中行、交行、浦发等基金代销网点随机抽样,50份问卷全部收回。这些被调查者中有银行员工、企业职员、公务员、大学教师,也有少部分生意人。由此,我们大致了解了市民投资的现状。
半数投资者是老“基民”
调查显示,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者中,有7成是老基民;其中50%的基民有3年以上投资经历;另有30%左右的基民投资年限也超过2年。
如果以时间为界,今年5月份以前的投资者,是随着低迷行情一直走过来的,这中间,时间最长的在5年左右,短的也有一年左右;而5月份以后,因开放式基金财富效应显示,有不少新基民开始介入。
个例:朱女士在2001年,就开始买第一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当年漏夜排队的场景还记忆犹新,但买来的最初一年,这只基金并没有给她带来收益,净值一直在面值以下,但朱女士一直耐心持有,后来股市有行情时,基金净值也开始上涨,净值超过面值,并开始几次分红,到2004年时,尽管股市整体行情不好,但朱女士一估算,觉得投资基金还是有赚的,并且其收益超过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这样,朱女士就一直持有这只基金。
今年以来,朱女士时来运转,随着股市行情的转好,开放式基金整体业绩向好,朱女士持有这只基金净值也快速增加,单是今年,至少为她带来超过40%以上的收益。
8成投资者赚到钱
抽样调查显示,今年以来,至少有8成投资者赚到了钱。如果说两年前为基金的第一春,那么今年可是基金的第二春了。除了新发基金外,今年前发的老基金,几乎都给投资者带来不俗的业绩。
个例:在一家外企工作的张先生,控制投资风险的能力较强,追求稳健的投资收益。除了基金,他几乎没有投资其他理财产品。5年前,当大多数市民还不知道基金为何物时,他就将10万元投在基金上,占其家庭投资总额的40%。南方稳健是张先生长期投资的一只基金,而广发小盘等其他10多只基金,张先生的主张是只要年收益率达到20%,就马上赎回。
“今年以前,基金的年收益率最高也只有6%,很长时间甚至不如银行定期储蓄。而广发小盘去年2月至6月的4个月内,亏损率15%,就这么一只基金,就让我损失了8000多元。”谈起前几年基金的低收益,张先生非常懊恼。
不过,今年上半年,张先生买的大成精选、景顺长城等3只股票型基金和其他基金,为张先生带来了50%的收益,加上他原来的投入,今年上半年张先生净赚20多万元。
5成人打算追加投资
根据银河证券的分类统计,今年上半年,基金业管理的资产净值总额达到5103亿元。由于股市回暖,基金的年收益率超过30%,甚至高达70%。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称今年为基金年,一点也不过分。
有了前期的财富效应,更多的投资者对开放式基金表现了浓厚的兴趣。被调查的投资者中,至少有一半表示要追加投入。
个例:向女士2003年8月买了10万元博时裕富基金,可惜的是,前几年这只基金毫无起色,曾经有很长时间一直在面值以下,最低的时候到过0.8元左右。因为一直亏损,向女士也只好被动持有。
今年这波行情里,这只基金也开始涨了,4月中旬,该基金净值涨到1.02元时,向女士把其中的一半即5万元份额赎回了。没想到,此后,基金开始快速上扬,尽管比起其他的股票型基金,该基金涨幅滞后,但到7月15日前,它的累计净值也超过了1.3元,而且这主要的涨幅集中在4月份以后,令向女士不胜懊恼,赎回早了一点,收益大大下降了,好在还有一半份额一直持有,也好宽慰一下。
因为选不好个股,而其他的投资品种收益又不高,存银行没太大意思,向女士决定把上半年的3万元积余再投入基金。不久前,她买了南方2号,再次决定在基金中“搏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