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学术超男”易中天,似乎比娱乐圈任何一场选秀还炙手可热。追易的一般还是成年人,有了一定经济能力后开始对读书感兴趣,于是在超女、好男儿的粉丝圈外出现了这样一群新追“星”族。
与易中天同样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设“揭秘《红楼梦》”的讲座的刘心武先生,前些日子也引发了社会上大批读者重温经典的轰动效应,甚至一些小年轻也对这部古典名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刘心武先生将“原型研究”引入《红楼梦》的研究中,以揭秘的方式设置重重悬念。“揭谜《红楼梦》”的成功,也和易中天一样,让刘心武多了不少拥趸。
两位先生都是通过电视媒介的传播红起来的。虽然媒介传播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但他们改变学术研究和表达那种惯有的阳春白雪居高临下姿态,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学术研究对于作品的社会意义应该是填补横亘在读者与作品之间的鸿沟。读者对于名著和历史还是有强烈的阅读兴趣,但以往的研究给他们蒙上了神秘晦涩的面纱,使得一般的读者望而却步。在大众文化盛行的今天,让那些原本深奥的作品走近普通人,不失为一种保护和开发,毕竟先让我懂了才能读你。 邢人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