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1版:人文
3  4  
PDF 版
· 易中天热,尴尬了谁,启发了谁
· 历史系学生: 历史研究就像坐冷板凳, 不会因此升温
· 如果历史像他这样讲, 国民素质会更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历史系学生: 历史研究就像坐冷板凳, 不会因此升温
  本报讯 易中天《品三国》大获成功,作为一个中文系老师,跨界在历史领域大放异彩,在学术界引起争议。而历史系学生却颇认可这种现象,“与其关起门来独享个人学术成果的愉悦,不如站出来,告诉更多人历史的真相。”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陈姓同学认为,这是历史教育向大众传播的一个成功范例。长期以来,公众的历史知识大多来源于影视剧,几乎很少通过阅读,因为那些历史读本都太枯涩了。而影视剧中“戏说“的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公众的历史观。她说,象牙塔中的历史其实与大众眼中的历史并不一致。历史研究的目的实际上是还历史一个真相,与其关起门来独享个人学术成果的愉悦,不如站出来,告诉更多人历史的真相。

  对于由易中天带起的“读史热”现象,陈同学悲观地认为这是暂时的,而历史系本身照样会是冷门学科。“历史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民素质,增强民族认同感既而增强民族凝聚力。但暂时的‘读史热’现象不会引发历史学和大学历史专业的升温。历史研究就像坐冷板凳。短期的热度消退后,依然故我。”

  虽然大多普通观众认为,“很欣赏易老师的讲授方式,作为老师,如果课堂上能把课讲到易老师的那种水平,是学生的幸事。”但专业学历史的学生,对这种观点有保留。浙江大学一位朱姓学生表示,易中天的研究只能代表一家之言,并不代表整个学术界的态度。他的成功,应归于传播方式的成功:凭借电视媒体得天独厚的优势,将历史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大众眼前,最大限度地引发他们探究历史的兴趣,但这些都是浅层次的了解。

  实习生 邢人俨 本报记者 王玲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