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01版:人文
3  4  
PDF 版
· 易中天热,尴尬了谁,启发了谁
· 历史系学生: 历史研究就像坐冷板凳, 不会因此升温
· 如果历史像他这样讲, 国民素质会更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8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历史系老师纷纷选择封口,历史系学生并不因此乐观,中学历史老师倒是看到了“曙光”
易中天热,尴尬了谁,启发了谁
  本报讯 易中天火了,被人誉为“庙堂之上板着脸的学术又一次与民同乐”。而有些研究学术的专家学者也在此时发出另一种声音,他们觉得易中天讲的“不是学术,他只是一个很好的说书先生”。

  记者这两天一直在找同样是研究历史的专家、学者,和学历史的大学生们。他们对易中天到底是认同还是否定?易中天的讲授方式,对大学教授的教学模式有没有冲击?大学历史系里的学生喜爱的是易中天,还是他们严谨却有点古板的老师?

  

  记者先后联系了上海、浙江两地的高校历史老师,从各高校历史系办公室电话,一直拨到教授们手机上。

  前日下午1点,记者拨通浙江大学等高校历史系的电话。其中浙江某知名高校历史系主任电话,记者连续拨打了四次,均无人接听。

  记者继续联系。其间,还发了几条短信:“X老师,我是报社记者,就掀起平民读史热的易中天现象,想请您谈谈,请问您方便与否,有时间吗?”

  一直到下午5点半,电话还是处在无人接听状态,也无回音。

  记者继续发短信,至截稿时间联系过的几位老师没有一个有答复。

  采访上海大学历史系某教授同样不顺利。记者拨通教授手机,表明采访意图,教授先还耐心听记者讲话,一听到“易中天”即匆忙打断记者说,“我在忙”。记者与他预约采访时间,教授回报一句,“没空”即挂断电话。

  

  这样的局面有点出乎意外。而就在不久前,上海书展的“上海市中学生精英论坛”上,众学者对易中天现象评述得词锋犀利。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导,人文学院院长江晓原说,“易中天不会引导更多人看《三国志》,而且很可能会减少看《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人。”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说,“我建议大家不要去买他的《品三国》,而可以去看、去听。他是一个很好的说书先生,听他讲话比看他的文字感觉更好。”

  许纪霖表示,一个中文系教授把历史品得那么火,怪只怪我们把鲜活的历史写成了,教成了筋筋拉拉、枯燥的玩意。当年我们老祖宗司马迁写《史记》,连项羽在秦始皇出游发的感慨,都写得栩栩如生。这样的史书实际上是我们的传统。易中天教授没有什么新花样,只把司马迁的精神发挥了十分之一,就这么大红大紫。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汝伦说,“我对易中天没有意见,只要这个东西不触犯法律,他可以做一切他喜欢做的事情,但是有一点我们要搞清楚,他做的不是学术。”

  

  转眼不过一两天,学者们纷纷三缄其口,不知道是否与这些言论在网上引起网友围攻有关?

  最近有一篇“易中天,你的流行会很短命”的评论文章,让易迷们愤怒,同样也让历史学家们不舒服。“一个并非是研究历史出身的学者,却在一个并非自己学科的领域里大放异彩,这实在是一种反常。这种貌似不寻常的现象后面,却又尴尬了谁?第一个被尴尬的是所谓的历史学家。广大群众对老易的热捧说明,大家对历史问题其实还是非常关心而爱好的,可惜诸多搞历史问题的专家学者却一贯板起面孔,故作高深,已至于离人万里,所出的著述也大都面目可憎,让人无法下读。”

  而被尴尬了的历史学家和人文学者,在评述易中天现象时又被网友指责“这个世界,别人总见不得你太好。见你好,就找个缝隙把你拉下去,只是如此……”无论是与不是,这其中的尴尬,也许让众多历史学者和教授选择了封口。

  本报记者 王玲瑛

  实习生 朱 玮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