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郑旭萍 本报记者 叶玉跃
在众人绝望而焦急的等待中,昨天又有两具被江水卷走的遗体打捞上岸(详见本报8月8日、9日相关报道)。经过辨认,分别是刘志勇和高建立。陆续到杭的陕西家属,赶到殡仪馆见了亲人最后一面。
孩子的母亲都还不知情
赵鹏飞是前天被打捞上岸的。他的父亲和舅舅得知消息后,于昨天凌晨2点抵杭。没睡几个小时,两人就在早上7点多起床了,赶到赵鹏飞生前居住的“群桥”人力资源公司的员工宿舍。
一看到儿子的衣服、手机,父亲忍不住泪如泉涌,一直坐在角落里抹眼泪。舅舅强忍悲痛,告诉记者:“孩子的妈妈还不知道。我们骗她说是孩子手指受伤了,她就当场哭起来了。要是知道人没了,还不知道怎么样呢。”赵鹏飞的家属,昨天下午赶到萧山殡仪馆,见了亲人最后一面。
高建立是昨天下午4点被辨认出遗体的,远在山东的舅舅得知第4具打捞上来的遗体确认是高建立后,他脸上又悲又愤又释然,低沉地说:“建立的父亲几年前出车祸了,她妈妈一个人很不容易,我们怕她受不了,至今还瞒着她消息呢。”
20多位同学静候宿舍门外
昨天下午,记者还在“群桥”员工宿舍外面看到了20多位学生模样的人,或坐或站,神情焦急而悲痛。门口保安说,这些同学一直静候在宿舍外面有两天了。
人群中,一个叫杨慧荣的女孩告诉记者:“我们和5个落水的同学是一个班的,都是陕西定边职高机电专业的,今年5月毕业,53个同学一起来杭州打工。出事后,大家就都聚在这里等消息。”这些年轻人都向公司请了假,整整两夜不眠不休等在这里,不肯离开。
尽管搜寻难度很大,公安、渔政部门组织的打捞工作一直没有停止。群桥中介公司雇用了几十只渔船,一直在下游寻找着最后一名遗体。
赵鹏飞生前想开店
王庆荣和赵鹏飞生前是形影不离的好友。前天晚上,王庆荣去辨认了赵鹏飞的遗体后,又哭肿了眼睛。连续几天的奔波还磨破了王庆荣的脚,走路一瘸一拐的。没等记者开口,他眼睛先红了,“我和赵鹏飞以前是同桌,他很照顾我,很善良。出事前一天他还跟我说,大家一起合伙开个小吃店,可以多赚点钱,贴补家用,想不到……”
老乡刘宁又带着记者,来到智格小区和王海明合租的出租房,他不时抚摸着装有王海明遗物的行李箱,低声说:“我们四个人一直同吃同住,像一家人。王海明出事后,我们待在这心里难受,老是会想他,于是都在外面先住着。王海明比我们大一两岁,是班里的体育委员,平时都像大哥一样照顾我们,这个房子也是他找的,又宽敞又舒适……
江边仍有很多人在游泳
昨天傍晚,记者又赶到了出事的钱塘江边。由于潮水大,水位上升了很多,已完全淹没了出事的沙滩。可就在出事地不远处,记者又看到有十多个人在游泳,还不时发出欢快的嬉闹声……
一位纳凉的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里有很多人来游泳的,出了事后少了一些,但还是有很多外地民工会跳下去。钱塘江在水浅处看似平坦,其实水深处遍布暗沟。人在水里走,根本不知道再迈一步就是暗沟。这些外地人一点儿不知道危险,我们本地人水性再好,都不敢往水深的地方走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