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15版:新知·大讲堂
3  4  
PDF 版
· 纪宝成: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1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纪宝成:
做强中国高等教育
  怎样认识当前教育的形势?我们有什么成就?有什么问题?今后该怎么办?这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经常要思考的问题。我今天讲的题目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挑战与对策”,可以再加一个副标题,那就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做强中国高等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的变迁

  1949年中国内地只有205所高等院校,11.6万名在校大学生。高等教育在新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文化大革命”前内地在校大学生已有六七十万了。

  中国高等教育的真正大发展时期,应该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8年,尤其是世纪之交这十几年,从1992年至今。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高等教育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规模发展上取得了跨越式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包括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经费筹措体制、内部管理体制、招生和就业体制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二是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体系、教育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法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三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思想和理念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四是适应新时期需要额高等教育的布局结构基本形成,这就是我们经常讲到的几个“三”:比如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三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同时并存;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和单科性学校同时并存;大、中、小规模的学校同时并存。五是高等教育规模的跨越式发展。

  七年扩招速度惊人

  1999年高等院校开始扩招,到2005年连续7年扩大招生。1998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9.8%,2002年达到了15%,这是世界上公认的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一个标志,2005年在校大学生数量则达到了2300万人,毛入学率为21%。就普通大学来说,1998年招生数是108.36万人,2005年是504.46万人,年平均增长24.6%,这种增长速度是很罕见的。

  短短7年时间,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如此之快,一举由精英高等教育阶段迈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这是一项伟大的历史性成就,在相当的程度上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而且带来或催生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新格局,高等教育也因此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形成了关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良好氛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现在的高等教育中不存在问题,不存在挑战。

  “跟不上”的矛盾

  我个人认为,今天我们高等教育进入了“巩固成果、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增强国际性”的新阶段。之所以叫巩固成果,就是说我们的发展速度快,在发展太快的基础上出现了一系列矛盾和问题,需要时间消化、解决新的矛盾。概括来说,目前存在三个“跟不上”和三个“盲目性”的矛盾。

  第一个“跟不上”是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跟不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进程。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衡量政府投入水平最重要的指标。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财政投入占GDP的比例要在2000年达到4%,但直到2004年,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率只有2.79%,与4%相距甚远,与世界平均水平(5.1%)相距更远。在世界上有此项统计的128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排在100位次之后。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总量的长期不足,必然使得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足。从1999年扩招以来,高校的招生规模上去了,但是政府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却没有跟上。从公布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的生均公共费用支出从1999年的2900多元,下降到2005年的2200多元,有的地方生均公共费用支出甚至只有两三百元。到2003年,普通高校学生规模增加2.3倍,但政府拨款只增长了1.4倍。

  其次,我们高等教育内部的办学理念、制度建设、社会心理等跟不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进程。这个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精英教育模式里的各种思维方式来看待大众化高等教育;二是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思维方式来看待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我们呼吁中国高校应该宽进严出,但现在是实现宽进了,没有严出,存在着降格以求的现象。

  美国实行的是宽进严出的制度,4年时间完成本科学位的是少数人,花五六年时间获得本科学位很平常的。在社会心理上,比如中国家长们总是望子成龙,“龙”的概念就是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精英教育形成的印象挥之不去。“望子成龙”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但若搞得不好,就容易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再看看我们的就业、户籍制度,研究生户籍可以转移,但是大专生就不行,这也是在强化对精英教育的重视。所以,社会和各级政府应该更加重视各种制度设计是不是适应大众化教育发展的进程。

  第三,师资队伍跟不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进程。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任教师有40.72万人,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的专任教师队伍96.6万多,增幅为137%,远远低于高校在校生规模的增幅。而且,增加的教师中有不少是因学校升格而从中专老师成为大学教师,还有部分应届本科、硕士毕业生留校,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高等教育的经验不足。从学历构成看,2005年,全国高校教师中有研究生学历的只有37%,有博士学位的只有9%多一点。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国防科工委直属的80多所高校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平均也只占60%,有博士学位的更只占20%多。至于结构性的教师短缺就更严重了,经济、新闻、管理、计算机等热门专业的招生增长比例非常之高,师资力量明显跟不上。此外,我们缺乏培训教师的机制,有的老师没有经过良好的培训就走上课堂了。

  三天增加一所新大学

  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存在着许多盲目性。其一是办学规模的扩张存在着盲目性。近些年来,一些地区和一些高校很少考虑甚至不考虑办学条件、办学能力的制约,盲目扩大招生,盲目扩大办学规模,导致教育质量难以保证,教学效果低下,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目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件事情不达到极致就不罢休,一有热门专业大家就一哄而上。我几年前开玩笑说,只要有哪个专业热门,全国高等学校非团结起来把它搞垮不可,不管师资力量够不够,照办不误,不办得让学生找不到工作绝不罢休。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持续以世所罕见的年均增长25%左右的高速度持续增长了7年,的确该考虑由跨越式发展走向常规发展了。

  第二,高等学校升格、改名和专业设置方面存在盲目性,这同样是一个度的问题。我国高校1998年是1022所,2005年达到1792所,7年时间整整增加770所,也就是说平均3天增加一所高等学校,实际上还不止,若是将这几年被合并的高校算进来,新增高校恐怕就是八九百所了。学校类型、专业设置趋同与办学层次的盲目攀升也是非常头痛的问题,

  第三就是贷款搞建设存在着盲目性。为了建设学校适当贷款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际情况也是这样这样。但问题是一些高校开始贷款时还是比较谨慎的,但慢慢地胆子越来越大,气魄令人乍舌。市场经济法制社会,高等教育要率先垂范。适当贷款是可以的,但是确实要有资格的审查,还款能力的审查。

  这三个“跟不上”,三个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就构成了当前高等教育主要的挑战。这些挑战很重要的问题是规模、速度跟结构、质量关系的处理。我想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通过深化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来加以解决。例如在扩招前,1998年我们的录取率是36%,1999年提升到49%,2000年扩大到57.5%,2001年以后都在60%以上,甚至有的城市高达70%、80%……应该承认生源文化素质有所下降,但我不认为生源文化素质下降是最危险的事情,大众化教育阶段再用精英教育模式来衡量是不恰当的。但要做到对学生负责,就必须重视入学后的教育质量,必须实行宽进严出的制度。

  当前最重要战略:做强高等教育

  做强中国高等教育是当前最重要的战略,要处理好规模、数量、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其次是优化结构,再是提高教学质量,最后是增强国际竞争力。1996年中国本专科毕业人数就是世界第一了,现在只有研究生人数没有超过美国。我们在校人数是2300万,超过美国很多。所以说我们是世界高等教育大国是没有任何疑问的,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做强高等教育。

  第一,从现在开始,高等教育要进入低速增长、稳步发展期。我们研究了世界发达国家高教的历史进程,如美国、日本、英国、韩国等国,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经历了较短时期的高速发展阶段,然后进入平稳增长阶段。尤其是英国这样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他们1972年的毛入学率才为14.2%,而且高等教育入学率直到80年代中期还一直徘徊在15%左右;美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主要是出现于1958-1968年,在196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4%,进入70年代以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减缓,转向提高教育质量、调整教育结构;日本高等教育在1960年代迅猛发展,1970年达到24%,然后进入平稳发展时期。中国2002年毛入学率是15%,2006年估计就要攀升到26%,显然不能再这样跳跃式发展了。但是我想如果读大学的比例一点都不增加,老百姓会有意见,因为我们的大学适龄青年考生还在增长,2008年将迎来最高峰,接近1.25亿,以后逐年回落,根据预测,到2020年大学适龄人口将只有8700多万人,下降将近三分之一。大家知道有些中小学由于生源不足在合并或被停办,那大学在生源大幅度减少后会面临什么呢?

  从总体讲,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实现2500万在校生就差不多了。应该进入低速增长、平稳发展时期,把重点放到优化结构上来,把重点放到解决这几年快速发展所积累的矛盾上来,通过教学改革来提高教育质量。

  当然对具体到每一所高等学校,我主张有保有增有压,因为各所学校情况不一样。个别生均成本只有两三百元的学校要坚决压缩招生规模。

  第二,各级政府应当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对于这个问题,我建议做到“两个确保”:确保本该在2000年实现的4%的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实现,确保“十一五”期间实现全国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达到3300元。教育是最大的公益事业,也是强国之本。我们知道芬兰是世界上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之一,芬兰驻华大使近期到中国人民大学演讲时我问他,为什么芬兰能有这么强的竞争力?大使说最根本的原因是得益于“教育”。

  第三,优化结构,呼吁国家建立两个高等教育体系: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和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现有的高考依旧是精英模式下的人才选拔制度,我看浙江的报纸,名牌大学考分要600分以上,但第五批的高职院校有的只要300分,某些省份甚至200多分就能上,这样低分录取进来,高职的老师和学生都没有荣誉感。实行两种不同的高考选拔制度后,科目、内容和评分标准都不一样,一种是选拔进入普通高等学校接受教育,成为通用型人才或研究型人才,一种进入高职,成为岗位型、操作型的技术人才。你能说大米和小麦哪种不好吃吗?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才,有不同的使用价值,都是光荣的。当然应该考虑铺设人才立交桥,让这两种体系的少量人才流通起来。

  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要有国际眼光,了解国际学术前沿。高校应该利用最近三到五年,或者是整个十一五期间,加大教师培训的投入。特别是利用假期培训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应当让教师拥有在国外学习研究的背景,像人民大学要求95%的教师都有国际学术活动的背景。其次要经常召开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帮助教师多种渠道了解国际学科前沿。第三是要与国外的大学在教学科研上进行合作。第四要引进国外教材和优秀著作。第五要扩大学生交流,把中国学生派出去,把外国学生吸引进来读书。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