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002版:封面人物
3  4  
PDF 版
· 杨卫力争带来一些改变
· 》》 我将成为一个浙大人
· 》》 没被耽误的好学生
· 》》 冲浪冲在最前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 我将成为一个浙大人
  “一个有航空背景的年轻院士。”距离杨卫正式上任浙大校长还有一个多月之时,一位浙大学生就在校内BBS上发布了“有关新校长的小道消息”。

  在院士中,杨卫确实年轻,2003年当选院士时还不足50岁。现在就任浙江大学校长,也不过52岁。

  于是,新校长是怎么一个人成为浙江学子们关注的话题,“杨卫在学术界的人缘、威望都很好,对学生也很和善,懂得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杨卫挺喜欢‘赶时髦’,很爱看英文小说和外国电影。每次出行,必带几本英文小说在飞机上看,剩下的空闲时间,都交给电影院,看最新的电影。”

  其实,很多人更关注的是杨卫的“空降”——他之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如今一下子就从北京来到了杭州,当起了浙大的掌门。

  其实,当初杨卫确定出任教育部官员,是因为他要去当的,“差不多是教育部内行政职务里学术味最浓的职位”,所以才决定出马。

  2004年夏天,杨卫在家中接到了教育部部长周济的电话,对他说了要将他调任教育部的事。其实当年5月,杨卫才刚接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常务副院长职务。“我说这边才刚开始,但电话那头说这个工作更重要,跟我这样讲,我就没辙啦。”

  他笑着说。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也是一个新机构。2004年1月,教育部设立该司,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2004年9月,杨卫正式出任这一职务。

  如今,又是一纸调令,杨卫来到了杭州,正如本文开头说的那样,他续完整了杨家三代的浙大缘。

  浙江大学在国内名气很大,实力也很强,在不少人眼里,排名仅次于清华北大,不过杨卫却不这么想:“我们的目标不能老想是第三名,总有一些指标要是最好的。”

  说到对于自己的期望,杨卫笑笑说:“我注意到,浙大历史上有很多成功的校长,我力争做一个能给浙大带来一些改变的,比较成功的校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