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0010版:人文·晚潮
3  4  
PDF 版
· 今村昌平教我“下农村”
· 想读到另一本 《耻》的人难免失望
· 意大利人“用吉他射击”
· 物离乡贵《读者》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物离乡贵《读者》情
  这两天,女儿老跟我逗开心,说老爸你刚年过四十五岁,要是还能闭眼单腿站立20秒以上不倒,证明你的脑力特棒,我给你鼓掌。嘿,女儿一个激将法还真让我练上了,硬是挺过了20秒大关。

  女儿那一招是从《读者》半月刊上学来的,我们家三口从国内移到德国,床头边放得最久的还是这本甘肃人民出版社的品牌杂志《读者》。

  其实,我们并没有从读者杂志社获得海外赠刊的特惠,也没有刻意把年末的加厚增订本一次性突击运来。这两年,我们在德国的家里却《读者》不断,而且几乎是每月能收到。

  给我们送来读者的是宁波的一位热爱《读者》的好友。有次,大概两年前吧,几个老友在杭州相聚,我谈起德国单调沉闷的业余生活,博得大家的同情。我顺便提到当月《读者》文中一段话:人们往往陷入无尽的苦海,却不知解救他们的神灵就在身边。

  “噢,你喜欢看《读者》?”坐在一旁的这位宁波好友竟默默地记住了我的愿望。

  没过多久,两本新的《读者》飞到德国。几年来,每到中秋节或圣诞节前夕,我们总会盼望着《读者》的到来。 收到时仿佛面对厚礼,家里三口马上人手一份抢去,各自沉浸在欢喜的阅读中。

  周边的熟人对此不解,华人圈里总有看不完的港台韩剧,总还是在抱怨海外的日子单调不好玩。上周,去机场取商务空运包裹,不巧遇到海关严查抽检,样包被剥皮打开,如数盘点。 嘿,唯多出三本《读者》属未申报物品,那是好友事先知道国内工厂要给我们发空运件,提前寄给他们塞进包里的。

  机场的德国大盖帽一脸狐疑,并随手翻阅着。

  听我如此这般地告诉他,这是类似于美国的《读者文摘》时,他惊呀地说,“好啊,我也常看这类杂志。”怪不得我看这些杂志不显山不显水,却einfach 一目了然,sauber 简洁明快。我恨不得对他说,赶快学中文吧,我可以借你看。

  这年头,只要有点钱,你满可以随时请人把许多奢侈昂贵的或稀奇古怪的物品请“联邦快递”快速送到你手里,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地方都可以做到。可是,当你气闷、发呆、沮丧、受挫、感到无助,希望有个知音到你身边时,世界上任何一家快递公司都无能为力了。一本《读者》飞到德国,真是物离乡贵,抚慰了我们思念家乡思念精神母体的焦渴的心境。

  这年头,人人都想淘出一大筐金子,大家为了发财或为了生存忙得屁滚尿流,无暇自顾时,一本好书,一本好杂志,确是沐面的春风,久旱的甘霖,比什么奇宝异珍都让人心情舒坦。这是久居海外,在德国奔波多年让我得出的一个结论。朋友们都奇怪我一个做生意的人怎么会如此注重精神文化,而我却不知道那些没有精神文化滋养的人如何能一天天支撑下去。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